方元:
? ? ? ? 你好。從文中可以感受到,事件對你的影響真不了。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個真不是你的錯。當然,你也已經放下包襖從陰霾中走出來,畢竟,現在你已經不是當年“太年青,太得單”的小女孩。上一輩教育的缺失,讓我們這一輩留下了很多不愿提及的傷痛,但同時我們也該問問自己,在教育下一代上我們又做了多少的努力。我們這一輩同樣肩負著培育好下一代的責任。想想近期不斷出現的虐童事件,心驚啊。
? ? ? ?文章寫得很好很流暢,層次分明,用語活潑,情真意切,很能打動人。文章標題吸引人,內容也很吸引人,同時涉及到相對敏感的社會熱點。你的選材,立意都很棒!好文共賞!
期待你下一篇佳作。
-------------------------------------------------------------------------------------------------------------------------
劉振坤:
? ? ? ? 你好。我們互評并不是第一次了,我對你以前文章的評價也許很早就消失在群里了。而你對我的評價,包括戰友的評價都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因為你都寫成了文章記錄在案,我的僅僅是發到了群里。
? ? ? ?個人認為,寫成文章的方式很好。而這種好的體現,除了能將每一次的互評很好的記錄以外,對于我們自己而言,會讓我們去深入的思考問題,更會激發我們潛的的能力,輸出倒副輸入,也更顯我們的用心。對于受評的戰友,也會有更多思想碰撞,更深入的思想共鳴。
? ? ? ? 另外,想向你學習以寫成文章的形式寫互評,是因為在開班以來,在寫互評這件事上,你是做得很好,并非是一般的說教。正如你文中說的“以身作則”“做到比說到更重要”。
? ? ? ? 文章提出:做個不去評判他人的人,從觀點的提出,到分析評判的實質,評判的的利弊,到解決問題。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很有深度,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
文中的觀點我都很認同:
? ? ? ? 比如:評判者必然是會以一個教導者的姿態自居。而別人呢,必然會因此而感到反感或抵觸,這是無論怎么做都無法去改變的事實。而只要存在不平等,就會存在不滿情緒的積累,這是人際關系中的巨大隱患。
? ? ? ? 又比如:“評判”這件事不能做就是因為他并不能因此而達到你的初衷,無論是去傳遞有效的建議或者是去滿足你自己內心的高人一等的成就感。
? ? ? ?在現實工作中也有遇到的例子,有一回,自己在做網絡銷售時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后工作業績有明顯的提升,本想將這些自認為好的方法分享給同事的。可是在分享的過程中使用的方式不對,原本的分享變成了說教,不自然的就成為了評判者。結果不但沒有將自己的方法分享出去,居然讓同事認為自己在否定他們原有的方法。事與愿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