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之前盧思浩就和我說過: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所以做好自己就好。
只能說,盡管這是一句聽上去好像很老套的雞湯,但它就是真理。無論套在誰身上都是這樣。
--2--
大約是這一年的五六月份吧,記得我抄過一段文。作者記不清了,只記得文章題目是“當你努力時,為什么會產生孤獨感”。而這篇文章對應的專題是:為什么說大學生活是淘汰的開始。
文章里面作者提到自己的經歷。說每當自己努力時,都會產生一種無助的孤獨感。是那種沒人理解的孤獨。就像宿舍聚會,大家在考前嚷嚷著要考前放松,慫恿你一起去唱K;你推脫說“啊不要了吧我還要復習”,然后你就被貼上了書呆子的稱號;漸漸地你就變成了不合群的代名詞。
你很困惑你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你只是比較喜歡看書而已。你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墒悄愕纳嵊押孟癫皇沁@樣想的。他們認為你不和他們在一起“享受青春”是看不起他們;可是你就是不想虛度光陰啊,你只是想努力然后知道更多的東西去充實自己??!你只是想往上走啊!
很多年后的作者回想起這段時光,他總結說:可能這種孤獨感是你成功路上的附屬品吧。
你脫離了原來的圈子,可你還不夠水平再往上走,你還沒到達你努力的那個水平。于是你現在的處境十分尷尬。你脫離了原來的圈子,可你還沒找到一個新的圈子容納你。然后就有人給你添上了“書呆子”“不合群”等等的稱號。
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一波人因為太過在意自己的代名詞,就在努力了兩三天后選擇了放棄。繼續和之前的朋友一起,游戲人生。
而那些堅持下去的,成了我們真正羨慕的人。
在那些走下去的人身上我們會發現,對于那些來自長舌婦的主觀評價,他們根本不care,畢竟別人的嘴是管不住的。既然認定努力是件好事同時又喜歡這件事,那做好自己就夠了。
別人怎么說,由他去吧。做好自己就好。
--3--
余華同學寫過一段文:我不再裝模做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只想說,對于自己想做的事,沒必要理會太多別的評論。有支持你的自然也有討厭你的。與其委屈自己去獲得別人的目光和那微乎其微的存在感,不如定下心來好好提升自己。要知道,當你真的把自己的逼格提升了,自然也有能和你一起一起徹夜臥談的人。
那時的你,也就不必在意那些不經大腦的評價了。
--4--
"Go with what you like and you know, ignore the haters."
做你想做的事,你知道的,別理那些憤世嫉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