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云山,長風冷月,讀著那個擲地有聲的名字,頓覺凡塵遠逝。納蘭性德的一生就像一本讓人難以參透的經書,哪怕被歲月覆蓋著,有關他的傳奇在人們的記憶里依舊清晰,也被那隱世才女安意如記在她的那本《當時只道是尋常》中。
安意如寫到:以許是因為懂得了可以循借著文字,慢慢找到內心需索的光亮,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從容地去接近和理解,不必急迫。而讀納蘭容若的詞讓我有了瀲滟坦白的心思。凡心所向,皆是虛妄。
納蘭容若是注定的廟堂權臣,卻常有遠離高門廣廈,心系山澤魚鳥之思,懷揣著一種淡泊離世的深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這首詞,我最愛便是那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在世間行走,很多人很多事,在你遇到事,沒有太多感慨,沒有特別印象,沒有深刻感悟。但當你失去這些,夜闌獨醒默默回憶時,才發現一切的一切已經都不在了。
這首詞是納蘭寫給亡妻盧氏的。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子,和他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結婚后,兩人琴瑟相和,“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然而這段愛情并沒有長久。盧氏紅顏薄命,婚后四年,便離開了容若。盧氏死后,容若悲痛欲絕,日日沉浸在過往的回憶中:那年春日,他在軒下醉的醺醺然,恍惚中看見她走來,眉目婉約的臉,坐過來幫他把被子掖合。可那時,他心里仍舊想著那已經入宮的表妹,在他與盧氏這愛中一直橫亙著另一個女人。
又是西風來過,落葉蕭蕭。那么多與她生活的枝蔓,被回憶和后悔之心擴大,如同放在顯微鏡下的植物,連細胞和脈絡都一一巨細無遺。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楚,但是卻又已經分開太久。時間如水,中間仿佛有條河。
? 你回首,看見夢里花落知多少?
思量,思量,焉得不思量?
這樣血肉相連,當時也知道是尋常。呵,失去以后才銷魂蝕骨的尋常。
你我都沒有納蘭容若的這般刻骨銘心的愛情。可我們身邊卻也有著這么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感情。在你感冒時,母親為你端放在書桌旁的一杯熱水,在你難過時,朋友給你的擁抱安慰,在你束手無策時,老師給你的意見與鼓勵。這些都是你我生命中最為普通的瞬間。可是有沒有那么一個人,在與你分別后,你時時刻刻都想著她?
我有著這么一個人。她是我中學里的語文老師。她總是在我那段有她的生活里,默默地關心照顧我。發燒時匆匆忙忙送我去醫院,天黑下雨時開車送我回家,考試失利時給我安慰鼓勵。家里發生困難時給我關心和擁抱。匆匆三年,一晃而過。又是匆匆三年,獨獨少了她。當時只道是尋常啊,卻不曾想分開后竟是如此的思念。每次讀這句話,心情稍有偏差,幾乎會被勾下淚來。
我無法想象容若失去摯愛后的心情,卻也是與他一起難過著。這大概便是納蘭詞的魅力吧 。我被納蘭容若感動著,也陶醉在安意如優美的解析中。一天就是一輩子,趁著青春正好,時光未老,好好珍惜當下與自己摯親摯愛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吧。別等日后,夜闌獨醒之時,仍舊感嘆著“當時只道是尋常”啊。
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