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突然想要培養一下自己的愛好,想要在將來不工作時有一個能養活自己的一技之長,于是就想到了寫作。
我的寫作之路是從日志開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日志成了與自己對話的一個窗口,這樣的好處是避免了記流水賬,不好的地方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淪為了情緒的宣泄口。久而久之,文字里便只剩下情緒下產生的觀點,缺少理性思考的邏輯性,終有一天我自己也忍受不住那空洞觀點下面的虛無了。
于是我開始思考一篇好的文章到底應該寫成怎樣?我為什么又寫不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1、一篇好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觀點,并且圍繞這個觀點舉例論證,為實現觀點內容的具體方法與步驟,最后再總結強調你的觀點。
按我以前的思路:今天被老板無理由的訓了一頓,心理很光火很生氣??,所以基于這個理由我要努力提升自己或者我要離開這里。
改:
首先拋出觀點:被老板訓基本上是每個職場新人都要經歷的事情,為什么同樣被訓有些人能迅速成長并升職加薪,而有些幾年如一日繼續被訓?
其次論證觀點:舉正面與反面的例子來論證。
接下來給出方法:給出正面例子的修練方法。
最后總結:如果我們想在這件事上成為正面例子,那么在老板訓你的時候不應該逃避而應該正面面對,有錯就改修煉自己。
2、一篇好的文章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我認真的想了想,我為什么會喜歡別人寫的文章,無非是幾個原因:首先作者的價值觀是我認同的,其次作者表達的內容是我遇到過/思考過的,作者表達的觀點像是說到了我心里,或幫我找到了答案或給我指明了方向。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發現就是對身邊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
其實,人性是非常共性的,之所以我寫出來的東西比較煩燥、情緒化,也許正是我平時對于生活的觀察,對自己和別人的了解還不夠。
3、一篇好的文章能激發讀者思考。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讀了一本書之后覺得意猶未盡,又思緒良多。
我在讀到喜歡的書時常會這樣,但遺憾的是我時常又說不出來到底好在哪里,到底作者最終表達的主旨是什么?
這確實是一件令我頭大的事,我連別人的書都讀不懂還談什么寫出好文章呢?
基于這一點,我在思考與學習的時候得到了啟發,所謂不動筆墨不看書,讀書的時候不能忘了書摘和書評。而我也確實把這條去實踐了,結果大開腦洞,對寫作與閱讀又有了新的理解。
4、一篇好的文章能讓大家有收獲。
如果我們喜歡一本書,肯定這本書有些地方吸引了我們,或者是優美的故事,或者是前沿的思想,或者是實用的技巧,或者是我們未知的知識……
那就想怎么樣才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我想唯有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有料的人了。
5、寫作是人人可以做好的一件事情。
我的寫作之路才剛剛開始,但我對這件事注滿了熱情,同時我也發現,寫作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積累需要鍛煉需要熱情,閱讀-思考-寫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今天我寫下這段話是對自己的階段性記錄和總結,同時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我相信只要用心,寫作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