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猶記得第一天打卡時的小興奮,也仔細看過了20天來自己的時間開銷記錄,回頭才會發現,自己竟在文字里遇見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第一點:20天的打卡記錄讓我知道了自己是一個有使命的人,讓我意識到除了工作我還有生活。并且在打卡的過程中會有意識的去思考這一天里有哪些事是自己愿意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或是自己很開心的事。總之,打卡的每一天都在無形中變成我思考問題的每一天,或許問題不會太深入但起碼已經出發在思考的路上了。上周跟同事們吃飯,關于班級的管理問題各抒己見,當時給我的感覺是自己就是個白癡,什么事也做不好,但是這不是問題的解決,突然有一天中午,我恍然大悟,我為什么要跟他們一樣呢?白癡也會有白癡的做事方式與信條不是嗎?每個人的管理之路終究是要自己摸爬滾打的,只是有些人爬得慢一點有些人爬得快一點,不要急于求成,腳踏實地才是王道!
第二點:關于工作
工作是做不完的,壓力也是一重接一重的,但生活還是自己的。仔細想了一下為什么自己每天下班了還會泡在辦公室?閱作業盯孩子,這難道就應該是班主任的工作嗎?為什么自己會放不開?是害怕學生做得不好還是自己除了工作一無所有?總結一下:你真的一無所有!除了工作!但再追問一下,加班的過程中是否做到了注意力集中?如果是那都做了什么事?如果沒有,那自己都干什么了?其實加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放松狀態,生活過得太平常,辦公室變成了唯一可以集體放松的場所,或吐槽學生或互相鼓勵,只是為了讓生活變得甜一點。
第三點:關于同事
記得剛開始學習五分鐘商學院的時候就接觸到了關于時間分配的事接著在李笑來老師的文章里學到了注意力,當時腦海里產生的第一印象是:注意力浪費的巨大空間:同事閑聊。這是注意力浪費的焦點時間,之后的過程中就在有意識的去避免這方面時間的浪費,可自己也有個不好的毛病:投緣的人使勁聊不投緣的人裝啞巴。而投緣的人能聚到一起的時間又很少,所以每次的閑聊還是很珍惜,但不可避免的就會浪費時間。這方面時間的節約還需要加強,或許可以換個時間點去聊天,比如午飯時間,會再去完善。
第四點:關于自己
最近的自己過得很累,睡眠質量也不好,負能量比較多,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工作。對于孩子們心理的不了解以及他們所做出的減少我的信任度的事情比較多,孩子們普遍不太會理解老師,但很大程度上還是做老師的做的不好。跟同事的關系不錯,但發現今天又犯錯了,老是容易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可能會在無意中暴露自己的缺點,跟別人分享得有點多,一定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