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互聯網場景思維是一個熱門話題,不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市場營銷,無不體現著以場景為導向,以顧客為中心的場景化思維,場景不僅帶來了一種連接方式,更是創造新價值的一種方式。
所謂場景化就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種類型的用戶,通過某種方式手段,來滿足某種欲望。其實,就是研究并深入了解消費者的心智規律,知道消費者在怎樣的場景下更愿意使用該產品,從而達到營銷產品的目的。
很多從事教育的老師經常會在課堂對學生說愛因斯坦曾提出的一個觀點——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其目的就在于培養孩子勇于思考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但是,我們卻在課堂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提問的孩子數量由小手林立慢慢變成了屈指可數,部分孩子的所提的問題還可能是毫無價值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讓孩子會提問”的意識培養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許多家長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我給孩子購買了許多個版本的“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他還是不會提問題呢?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平常給孩子購買科普百科類書籍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只是從增長孩子知識的角度出發的,沒有很好的把增長知識和培養問題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致使有的孩子可能讀的越多,越覺得乏味無趣。
從場景化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孩子會提問”需要真正從孩子的需求角度出發,結合其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儲備,給他創設一個的場景,引導其自然而然的生發出問題來。在我看來,《好問題兒童大百科》這套書就符合這樣的設想,以其中的“泰坦尼克號為什么會沉沒”一冊為例,它以人們熟知的泰坦尼克號首航即沉沒的歷史事件為主題,通過精美的照片和插圖創設了一個讓人身臨其境的場景,通過問答的形式,使原本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與孩子天馬星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興趣。孩子們在遇到類似的場景時就也能很自然的生發出自己的問題,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高。
這套書共14冊,每本書一個主題,涵蓋面非常廣泛,既包含宇宙、恐龍等孩子熱門科普主題,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氣、動植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謎題的揭曉等。正如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所說,《好問題兒童大百科》一書,精彩超酷,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