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說實話,我是最近才知道的。對于十二年之約的說法,我也不是很懂。只是近些日子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這部動畫,才多少了解了一些。
作為一個十分喜歡動漫的人,我對中、日、美的動畫都有些許涉略。三者各有其特點,本無太多的比較性可言。嗯,我說的就是國漫沒法和日本美國的動漫相提并論。相比迪斯尼動畫的老少皆宜,日本動漫的廣大的青少年受眾群體,國產動漫似乎一直都停留在“騙小孩子”的那樣一種階段,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了一些起色,但要達到美國和日本那種水準,還差得太遠。
即使這樣,我依然對國產動漫抱有十分強烈的期待,總是盡可能地去支持國產。我始終覺得,我們不缺少人才,我們沒道理做不出優秀的動畫來。雖然這種想法可能有些一廂情愿,但我始終這樣期盼著。
當我看到《大魚海棠》的宣傳鋪天蓋地霸占了我的所有社交網絡時,我滿心歡喜。這會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動畫吧,我這樣期待著。盡管有些激動,我還是告誡自己要冷靜一些,不要過于理想,期望過高的話,可是很容易失望的。
果然,看完電影之后,我確實有一些小小的失望。雖然不是非常糟糕,可遠遠沒有想象的那般美好。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請謹慎閱讀
動畫的開頭是一段獨白,逼格很高,談到哲學上的三個著名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那里去?略帶諷刺地說了了說現代人的忙碌和麻木,好像在說人類真是一種忘記了本源缺失了靈魂的生物呢。
然后正片開始,似乎就和這段話沒有了什么關聯。原來開頭的那段獨白僅僅是交代背景的同時放了一個高大上的煙霧彈而已。
我本以為動畫會講述一個浪漫(不僅僅是愛情的那種浪漫)的故事,也順帶談談人生,諷刺社會什么的。就像《千與千尋》那樣,上來先嘲諷一波成年人的貪婪和懶惰。
我并非有意要拿這兩部作品來對比,講真,差太遠了。只是之前的看到有人宣傳的時候提到了《千與千尋》,讓我對這部動畫有了更多的期待。嗯,我確實想多了。
說到底,這是一個青春期的愛情故事,用一個庸俗的詞語來說,就是“三角戀”。撇開宏大的背景設定,這部動畫的劇情實在俗套了一些,人物刻畫也顯得有些生硬。倒是讓人覺得有些可惜。“那樣的設定講的卻是這樣的故事!”這是我心里嘀咕得最多的一句話。
椿在成人禮上按照那個世界的慣例要去人間游歷七日,化身為紅色海豚的椿在人間與鯤(這是后來椿起的名字)相遇,兩人有了一些微妙的情愫。椿巡游人間的第七日,被漁網網住。鯤為了救椿,不顧危險跳入海中用小刀割開漁網救出椿,而椿因為對人類的恐懼而不小心將鯤推進了巨大的漩渦里,鯤死去。
內心深深自責的椿決心要拯救鯤,起死回生,這是逆天而行的事情,不但代價慘重——椿付出了一半的壽命,而且會招致災禍,海水倒灌,淹沒家園。
在拯救鯤的過程中,椿的鄰家哥哥湫作出了最大的犧牲。青梅竹馬,湫一直喜歡著椿,注視著椿的一切,守護者椿的成長,為了幫助椿,湫不洗犧牲一切。但是感情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你對一個人滿懷深情,并不意味著對方也會對你如此。湫的付出,雖然讓人心疼,終究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動畫以鯤和湫兩個人鮮美的肉體畫面作為結局,就像許多動畫電影都會做的那樣,《大魚海棠》的最后也留有彩蛋,其交代了湫最后的歸宿。
整部動畫電影用了恢弘壯闊的背景設定講述了一個有些俗套的愛情故事,就劇情而言,可圈可點的地方并不多見。唯一讓人欣慰的就是畫面非常精美,充滿了中國元素,許多畫面更是美得讓人窒息,很想截下來當壁紙用(如果電影屏幕可以截屏的話),動畫的配音也屬上乘,這些也多少讓人看到了國漫的希望。總體來說,《大魚海棠》算是差強人意吧,值得一看,但不要抱有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