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中興員工跳樓自殺的新聞傳播的沸沸揚揚,大家都在網絡上口誅筆伐大公司如何的壓榨人,如何的沒有人性,讓一個一個兢兢業業工作了近十年的男人跳樓自殺。
中興公司,做通信行業的IT界,這兩年IT界的利潤已經薄的像紙,各個公司廝殺競爭的已經成了一片紅海。而40幾歲,IT,二胎,深圳,學區房,四位老人....這些詞的組成帶給人異常敏感的危機意識。其中無論哪一個詞挑出來都是讓人深深憂慮的存在。
前兩年IT行業還是前景一片看好的時候,其工資水準和憑借技術晉升,足以在一線城市過上小康的生活。而這一切都隨著紅利期的漸漸退去,現實開始變得面目可憎。
任何一個行業的興盛期都不會超過十年,而如今的這個年代,沒有什么職業可以保你一世安穩。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能夠多些技藝傍身,有副業的發展,對學區房和二胎的經濟壓力有一個清晰規劃的認識,或許,在衰退期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能夠更加從容一些。
新的一批的90后,出入社會不超十年,還沒有真正面對過行業危機。那么,有哪些建議可以且聽無妨呢?
首先,建議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一個行業的興盛期不超十年,那么一個公司從你進入開始算,在第三年沒有晉升,第五年到不了一個新的起點時,建議還是多考慮一下。五年,待在一家沒有任何起色的公司,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來說,也等同于錯過了很多的機會。
其次,對自己的財務和投資切勿過分樂觀。看一看你個人或者的收入成分組成吧,看一看需要依靠工資花費的比例占到多少,這期間的花費指的是房貸,車貸,有孩子家庭孩子投資的費用。比例超過一半的,財務會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失業被裁員,整個家庭資金的運轉都會變成半癱瘓的狀態。
再者,就是今天說的重點了,前面說了沒有什么行業能保你現世安穩一輩子,(當然像公務員這樣的公積金交付的比例高的例外),所以,要開始學習!學習!學習!不能出現斷層。
名企和外企喜歡校招時喜歡錄用211和985的畢業生,不是歧視普通高校的學生,而是985和211的學生更大比例的有自律學習,有上進心,有求知欲等優點,這些優點在畢業內的三年內顯現的很明顯,在3-5年,5-10年后差異化沒有那么明顯了,這是因為進入社會開始上班了,學生時代的學習氛圍沒有那么重了。同時,不斷學習是需要犧牲掉大量的個人時間,還要本人有很強的自律性,對自己的職業和未來有一個很清晰的規劃。
所以,學習吧,想一想自己十年后想過什么樣的生活,那么8年后你該在什么樣的工作位置上,6年后你又在未來目標的哪個位置上,由此推,4年后你該在什么位置上,2年又該在什么位置上。最后,定了目標的你,又該付出什么樣的努力呢?
人生,更應該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