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到今天的伙伴們很棒,順利渡過了第一個七天學習習慣的養成;面對《如何閱讀一本》最難“啃”的7、8、9章內容,就像有伙伴在第八天講的:“我讀完第八章已經痛不欲生,只想問,還有比這更難的嗎?一翻到第九章,原來還真有。”而當你進入到第十章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容好想沒有那么難了。
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經歷了最難的任務,這一部分相對比之下好像簡單了一點點;第二是你通過了10天的堅持閱讀,提高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其實書一直沒變,還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改變的是你的目光和水平。
”
通過10天的閱讀我已經養成了每次看書前先看目錄和頁碼的習慣,你呢?你養成了什么習慣呢?第十一章 贊同或反對作者,有11頁內容,包括了偏見與公正;判斷論點的正確;判斷論述的完整和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
作者真的很細心,在開篇先回顧了上一章的內容。作為一名合格的讀者,必須在讀懂的前提下,來進行評論。如果同意作者觀點,受到啟發、被說服、被影響的話,對話結束。如果不同意,也請心平氣和的提出來,回頭研究內容。也可以暫緩評論,進一步的思考。有意義的評論,不盲從于論點,哪怕是和作者提出針鋒相對的問題,也是有意義的。
作者和讀者通過對主旨和論述觀點,達到心靈想通的目的,就是讀者通過閱讀,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達成共識。
通過對文章的速讀和關鍵詞筆記的整理,我覺得作者的文章結構不是很清晰,所以我按照自己邏輯結構,把第十一章的內容分為了三部分,包括理想化辯論,判斷作者和分析閱讀的三階段。這就是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形成新的整體的過程。
理想化的辯論
第一部分是理想化的辯論,在辯論中我們需要控制情緒,好的辯論的前提是基于事實。派別之爭會有盲點,需要我們理性、熱情和具有同理心。
判斷作者
第二部分講到判斷作者,可以從作品呈現的知識和完整性來看。
知識會在某些方面有不足;有錯誤的理念,導致全盤皆錯;不合邏輯,無法信服。分析作品的完整性,要看到作者是否有解決所有他承諾和提出過的所有問題;是否善于利用資料;是否有看到文章內部的含義和關系;是否產生了與眾不同的想法。
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第三部分是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一本書講了什么?
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分析:1、書的分類(主題和種類);2、以簡短的文字描述出一本書的內容;3、按順序關聯內容,形成大綱,由總體到局部在形成二級大綱;4、確定哪些問題,在書里想要得到解決。
第二個階段詮釋一本書。
1、找到關鍵字,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達成共識;2、看到句子的主旨;3、找到相關的句子,重新架構;4、確定作者那些問題是已經解決的,那些是沒有解決的和不能解決的。
第三個階段像溝通知識一樣評論一本書。
1、智慧的禮節,首先在閱讀的時候,忌輕易評價;其次不要爭強好辯;第三,評論前區別知識和個人觀點。
2、批評的細節,需要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和內容不完整。
整理完,發現第十一章的內容很清晰:三種辯論,兩種判斷作者的方式,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讀到今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了自己對于書的內容,理解、詮釋和感悟的能力了。
有個伙伴在他的心得體會里寫道:一本巨著好像一個巨人,有巨大的能量和知識。公平的評斷,就是找到理論支撐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評判為自己的感受。一本書就是帶著欣賞的目光、公正的去看,就像是在和他神交一樣。當你把這個場景,用視覺化的思維,想象一下,讀一本巨著就像你在和一個巨人神交,是不是很有趣的場景。截止到今天我們已經開始打開思維,感受一本書的力量。大家的心得體會也呈現為不同的內容。透過文字,我看到的是一個個不同顏色的生命。
今天送給大家一張滿滿能量的圖片,加油,完成21天大滿貫。
11/21作業 閱讀文章畫出思維導圖筆記+50字的心得體會,盡量早一交作業的話,可以入選我每天推薦的優秀作品哦。
優秀導圖欣賞
@徐琴
今天讀到這一章,是這幾天感覺最輕松的一章。讀到這章的最后部分,突然有一種前后通透的感覺。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用啰嗦的方式,讓我費盡心思去挖掘想要的內容,走到這兒,分析閱讀的三階段是如此清晰的印在腦子里,也是到現在為止,自己閱讀收獲最大的一次。
麗芳老師:你的功夫中心圖案很棒哦,你的總結有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很棒。
@Liebe
11/21 Liebe感悟:發現自己在閱讀時,會產生情緒,沒有很好地控制,還不夠理性,常常會把不喜歡和不同意混淆。要試著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觀點,有容乃大。
麗芳老師:你的總結很棒,不光讀懂了文章,還讀出了言外之意。區分事實和感受,可以讓你更清晰的看到問題,也可以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哦。
@芳芳
打卡11/21心得:讀到本章的最后一段,讓我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也為我的疑惑找到了答案,原來問題出在我是作者眼中那個愚蠢的人那就從現在開始把閱讀技巧用起來吧。帶著問題出發,理性與作者討論,而非一味接受或爭辯,找論據,表觀點,加油!
麗芳老師:把降龍十八掌的前十七掌,一氣呵成打出來就是降龍十八掌哦。一步一步來,你也能成為閱讀高手哦。
@黃文婷
首先還是要確定自己真正讀懂了作者的作品,從論點到架構。那么真正能讓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關鍵,還是對于作品的評論,其實與其說是評論作品,實際上核心是梳理自己與作者的思路間差異。無論是支持或反對,重要的事我們自己的比較思考論證。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麗芳老師:很快樂的中心圖案,要注意左手邊的第一個分支,字要寫在線上哦。
@人善茶香
讀懂一本書,要帶著尊重和智慧去詮釋和評判,不能爭強好勝帶著個人偏見和情緒化去辯論,只有提出相關證據,擺出事實,才有說服力。
要成為一名好讀者,就要懂得運用閱讀技巧來閱讀。閱讀應求質不求量,讀的再多,不求甚解,也不能讓自己獲得成長。
麗芳老師:很快樂的感覺,有種胸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很棒的總結作品。
@JoyF
第一次這么早完成任務(^_^)
首先感謝老師的無私。其次,什么都是貴在堅持?就在昨天我還在想是不是自己笨?無法理解這本書。 今天我試著自己看書提取關鍵詞。然后畫思維導圖(參照老師和冰凌的作品)。
雖然沒有得到過老師的點評,但是這次是我自己覺得畫的最好的一次。
麗芳老師:你的直覺很靈敏哦,最好的一次就被我看到了,我一直都在,只是你沒有發現我哦。內容很清晰,畫完以后根據內容回顧,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哦。
@豬豬
D11/21,23-豬豬,《贊同和反對作者》,感觸深的是這章總結出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15個規則,運用好這些規則就不會輕易評論一本書和作者。以前對書的內容的評論,往往沒有讀完那本書,或是沒有完全讀懂,就開始下結論了,這下有了正確的方法,很收益啊。PS,我身邊的朋友這段時間看我畫導圖,他們說好費勁啊,看著好累啊,我想說的是,讀書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導圖幫我讀精一本書,我很享受。
麗芳老師:作者分析閱讀的三層次很管用哦,隨著熟練以后效率會提高哦,思維導圖的繪制也是一樣。期待你21天大滿貫的收獲。
@冰凌
打卡第十一天 第11章贊同或反對作者本章的主題可分為三個分支第?:偏見與公正 第?:判斷作者的論點是否正確有三點,把另一節完整性歸于此分支 第?:分析閱讀的三階段 此分支歸納總結15個規則的基本要點,讓我們把不熟悉的、理不順的、記不牢的知識再重新梳理一遍,謝謝作者的總結?
今天這張主題圖是在兒子啟發下構思的,本來畫了很多大小不一方塊,上面寫著“同意”和“反對”英文然后畫上枝干插在花瓶上,兒子說不好,然后給出了這個構想,謝謝?有時苦思冥想無解時,身邊的人可以幫助自己,感恩
麗芳老師:快樂的學習,變成了美好的親子時光,很棒的中心圖案和總結。期待你21天的精彩呈現。
@生如夏花
今天是第11天,挑戰終于過半啦!
今天讀書效率很高,半小時閱讀,半小時提煉關鍵詞,導圖一個小時。我今天的收獲:1.閱讀要積極思考,采取主動閱讀方式才能有所收獲。2.在評判作者之前一定要先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圖,然后針對影響主要觀點和論述之處思考判斷。對于細枝末節則不必吹毛求疵。3.由于人的自身局限性,每本書對某個主題的論述都不可能絕對完整,所以只要作者做到相對完整就已經很不容易,值得尊重和仔細閱讀了。4.對于相對完整性,作為讀者,我們可以就某個主題進行主題閱讀,以此獲得更多相關信息和知識,使自己的收獲一點點完善。
P.S.今日畫圖出現分支方向的一處不足,顏色選擇也有一個失誤,明日要多注意!
麗芳老師:很棒的總結,思維導圖中的問題,你已經可以自己察覺了很棒的學習體驗。
@糖七七
第十一章進入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贊同或反對作者。我們對作者持有不同意見時,應該確定自己沒有持有偏見,注意情緒和脾氣,不輕易批評。在確定是書的問題時,應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像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閱讀不要以量來衡量,少而精,讓讀過的書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
麗芳老師:你的中心圖案表達了你的這段總結的感受,很棒。期待你的21天大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