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
-01-
小的時候喜歡上山下河,喜歡摸魚彈珠,那時候沒有什么手機,電視也是一種奢侈品,想必許多80后末,90年初的人都有著和我一樣的經歷吧…那時候的我們,可能是這輩子最親近大自然的時刻了。
后來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求學生涯,我們也開始接觸到了互聯網,開始有了手機,許許多多興趣愛好隨之而來,而我,則喜歡上了電影,那時候的電影很有深度,我從中學會了很多哲理。
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
小女孩問里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里昂平靜地回答:“總是如此。”
多年后我一直記得這句話:
生活永遠艱辛,并且總是如此。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經歷了童年,校園,社會的洗禮,越發的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畢竟,生活在我們孱弱的軀體上,一擊一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02-
一位朋友說,活了這么多年,生命當中大部分時光,都是屬于孤獨的,特別是當你獨自面對社會的時候,這一點是事實,你不得不承認。
我也曾經說過:幼兒園是一個園的幼兒園,小學是一個班的小學,初中是一群人的初中,高中是幾個人的高中,大學是半個宿舍的大學……而上班,是一個人的上班。
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系,其實多是為了削減這份孤獨而存在的。
所謂的感同身受其實也是不成立的,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沒人知道你經歷了什么,也沒有人知道你當時的切身體會。
?
太多了,想想你的初戀終于毅然決然的和你提出分手,你除了自己默默承受,最多也只會找你的一兩個死黨陪你去發泄情緒。
當你滿腹苦水向他完全傾倒,情緒低落地仿佛整個天都要塌下來的時候。
你的朋友能做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一切會好的?
其實你從他那根本的不到你想到的安慰,因為他不是你,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罷了。
我想,等你變成了對面的那個人,你應該也能體會到這種無奈和無力。
無論什么時候,你都沒有什么權利讓另一個人對你的事情情緒做到感同身受的。
當然,隨著年齡的變化,你會越發的感覺到自己的孤獨,即使身邊很多人圍繞,你也是孤獨的個體,你總想和遇見的每個人說點什么,總想把開心的不開心的講給誰聽,但是,你會發現,你不知道說給誰好,因為沒有人懂得你的感受。
“樓上的鄰居周末老是一幫人又蹦又跳的唱歌;樓下的鄰居晚上總是喜歡聽著昆曲;對面樓的住客是一對夫妻,總是吵架笑;還有樓道里老人們打麻將時發出的嬉笑喧嘩,還有遠方離世老人的葬禮鳴樂和親屬悲鳴?!?/p>
這一切的喜怒哀樂,在他們眼里就是喜怒哀樂,而在你的眼里,卻都是嘈雜的噪音。
所謂的沒有感同身受,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所以會有那么些時候,一些事情讓你難過得思緒全無,哪怕傷心得快要死掉了,第二天你還是得照常上班上課,照常工作學習。
此時,你身邊的人壓根就不會在意你發生了什么,對多是停留在表面的客氣問候。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也越發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有時候你憤怒,難過,開心,委屈,想告訴他們這一切,想剝開自己的皮囊讓他們看看你最純真的靈魂。
然則這些都是徒勞。
生活讓我們知道了緘默,有的人終究會走,有的人終究會來。
-03-
另外一位朋友和我說過他對生活的理解:
朋友看起來很多,也很關系你,其實問你過得好不好,只是在確認你過得有沒有他好。
回想一下在你落難的時候,問候你的人比你成功風光的時候前來祝福你的人是不是要多很多。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最親近的那些朋友以及你的親人之外,其實是沒有人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
雖然我覺得想法偏激了一點,但是細細品味起來,也不無道理。
后來他又和我說了一段他畢業后的經歷。
由于大學讀的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就目前的社會環境而言,沒有博士學歷以上,工資待遇都是比較差的,所以那也只能盡量選擇合適的工作去做。
每次回家,鄰居阿姨來竄門的時候,問起他的工資收入他都覺得非常難堪。
因為他學歷比所有人都高,但收入前景反而是鄰里間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同齡孩子里頭最低的。
不過后來,由于他自身的努力,他考上了公務員,收入雖然也差不多,但是前景卻變得光明了許多。
只不過當初鄰里間經常前來串門的那幾位阿姨,突然間就變得不如之前那么熱情了。
甚至不久之后,她們開始背地里說點壞話。
說朋友是學歷高的社交低能兒,說他能考上公務員不過是因為家里的關系之類云云。
數不勝數。
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
最初大家的起點都一樣,突然有一天,有個人下子超前了許多,甚至一騎絕塵,剩下的人第一時間往往不是給那位跳脫出去的人送上第一份祝福,而是第一眼看到自己,看到了自己仍在原地的現狀。
嫉妒,難過,酸楚,這些負面情緒一下子就成為了主導情緒,所以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發自內心地為你送上祝福。
其實每個人都有陰暗面,往人性的黑暗角度去說,有的人,他們看待別人的心理就像我們看電影的時候一樣,你跌得越慘,出的糗越丟人,他們就會覺得越加開心。
更有甚者,還會因為嫉妒,給你設置陷阱,引導你進入圈套,待你一不小心步入其中,還會假裝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卻在心里暗爽:活該!誰讓你過得比我好。
面對這種心里陰暗的人,我們除了變得更強,過得更好以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只有強大到嫉妒心再攀比不上的時候,可能就只剩下羨慕了。
曾經年少不懂事,以為玩得好就是真的朋友。
可到頭來,人性幽深,人心還隔著肚皮呢。
其實有些東西大家都懂,但有時候也懶得去說,也不能說。
就好像在工作中,面對很多不公平,面對別人的陷害,面對上司的指責。
這個過度好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它隨著成長而來,沒有什么所謂的接不接受,而是你必須接受。
-04-
有時候你覺得生活充滿了負能量,但這些負能量的來源往往又很真實。
曾經你還以為生活是一面理想的旗幟,結果它只覆蓋了你青春年少的軀體。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b>
連泰戈爾都說生活是磨礪,是殘酷的,這是一種歷練。
?
生活并不是什么所謂的砒霜劇毒,那只是我們曾經不曾想過的,而今需要面對的冰冷的現實而已。
畢竟……
每天笑嘻嘻的生活下去的人,誰的心里沒有埋藏著一些故事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
大家好我是南秋
愿你的世界能善待你
喜歡的話不要忘了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