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被愛,生存與放生 —— 淺談《Ori and the Blind Forest》

導語:或許待到年末的時候,2015年的年度最佳游戲筆者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部作品。

導演說過,安利文藝游戲,反正故事不用太明白,只要跟別人說,哎呀這游戲故事棒音樂美設定牛逼,目的就達到了。那么今次就謹遵導演教導,分別從故事、音樂、設定上來好好聊一聊這款游戲吧。雖然導演教導安利文藝游戲的時候故事不重要,但故事方面筆者勉強算是有備而來,在此稍微獻丑,如有紕漏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這部游戲其實是關于三位偉大母親的游戲。這三位母親分別是:Nibel森林的守護神,也是主角Ori的生母——靈魂樹、序章中救起并撫養Ori的母獸——Naru、以及三只小貓頭鷹的母親——Kuro。

Nibel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片叫做Nibel的森林,Ori的生母是這片森林的靈魂樹,她眾多的子嗣均以樹葉的形態生長在她的枝椏上。在一個晚上,突如其來的暴風刮落了Ori,為了救回Ori,其他的子嗣便紛紛動身前去尋找,但全部都在與森林中的生物交戰的過程中消亡了。與此同時,墜落的Ori被森林中的黑暗生物Naru所收養,度過了幾年溫馨幸福的時光。

幾年間Ori的杳無音訊,外出子嗣的紛紛殞命致使靈魂樹焦躁的在黑夜中放出一道耀眼的光芒想要呼喚Ori。但這道光卻無意間殺死了黑暗生物Kuro的三只幼崽,為了保護一枚僅存的蛋,憤怒的Kuro將靈魂樹的至寶Sein奪走并丟棄在了野外。守護神失去了至寶,三個生命元素的穩定狀態被打破,Nibell森林喪失了生機,森林開始枯萎,靠果子維生的Naru被餓死,Ori又一次成為了孤兒,最后也因為疲勞與饑餓瀕臨死亡。這時靈魂樹用僅存的力量救活了Ori,游戲就此開始。

至寶Sein的名字應該是從法語中來的,即娘胎與乳房的意思,寓示著生命樹是Ori的母親

復活的Ori在野外遇到了Sein,并和Sein一起踏上冒險旅程,決心恢復三個生命元素以復活靈魂樹。在恢復最初的水元素時,森林生物Gumo出于某種目的偷走了水元素,追擊的過程中Gumo作死把自己砸了個半死,Ori救了Gumo一命并成功追回了水元素。而Gumo也回到自己族人的神殿,取回了某個魔法物品,復活了Naru。

復活的Naru一心想要再見到自己的孩子,在Gumo的帶領下外出尋找Ori。這時候Ori已經恢復了水元素、風元素、火元素,森林因為火元素的回復開始著火。正當Ori準備把Sein交還給靈魂樹以制止大火的時候,他被Kuro抓住了。而Naru也恰好在最終一刻趕到,她抱起了Ori,但卻無法阻止Kuro,也無法阻止這場大火。Naru毫無理由且不計后果的母愛感動了憤怒中的Kuro,她從復仇的狂熱之中驚醒,想起了自己僅剩的一枚蛋。為了阻止大火奪走那枚蛋的生存機會,Kuro選擇親自將Sein交還給靈魂樹。而作為黑暗生物的自己也因為承受不住靈魂樹強大的光芒而被燒死了。

精彩程度絲毫不亞于三場逃脫關卡的潛入關卡,需要借助場景躲避Kuro的捕殺

靈魂樹復活了,Nibel森林也復活了。Naru帶著Ori和Gumo繼續幸福地生活。Kuro最后的蛋也在Naru的家里,小鳥即將破殼而出。

故事至此也就告一段落了。整部作品的故事與其說因風暴而起,倒不如說是因靈魂樹而起,靈魂樹為了孩子照亮夜空,Kuro為了幼崽奪走了Sein,Naru為了Ori而舍命抵擋Kuro和大火。在三位母親交相輝映的母性光輝之下,勇氣、責任、正義等等諸如此類的冒險游戲屢見不鮮的主題已經不重要了。游戲通關,放下手柄,長吁了一口氣之后不禁感嘆,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Ori和Naru的生活還會一如既往的幸福溫馨下去

《Ori》的音樂

接下來談談音樂。一直覺得用文字來形容音樂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寫得天花亂墜也不如把聲音直接塞到耳朵里,更無奈的是負責本部作品音樂開發的Gareth?Coker在接手本作之前并不是一個十分出名的作曲家,只是一位居住洛杉磯的非著名英國作曲家,游戲方面只負責過一部名為InMomentum的與另一部名為Primal Carnage的兩部游戲的音樂制作。更多的則是一些廣告、短視頻和微電影的音樂。所以諸如“負責這部作品音樂制作的正式大名鼎鼎的XXX大師”這樣的橋段自然也沒法用到他的身上。但這并不代表著這部作品中的音樂就不夠水準,筆者在這里談一下游戲體驗中音樂帶給自己的感覺。

整個游戲流程中的音樂搭配的非常自然,探索過程中音樂舒緩優美,三場經典逃脫戰的音樂磅礴大氣,直到現筆者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玩水元素逃脫關卡時,畫面下方洶涌水流的壓迫感和背景音樂Light?of?Nibe的強烈震撼感交織在一起的感覺。幾小時數十次的嘗試直到成功的那一瞬間,筆者就這背景音樂熱淚盈眶了。

本作的OST已經發售許久,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買一張聽聽,絕對的驚艷

聊聊設定

首先是本作的標題。標題為什么叫做《Ori?and?the?Blind?Forest》?這里的Blind其實是有講究的:在我們開場不久遇到靈體Sein的時候,他是這樣自我介紹的:

I?am?Sein,?the?light?and?the?eyes?of?the?Spirit?Tree.

我是Sein,靈魂樹的光芒和雙眼。

他是靈魂樹的雙眼和光芒。既然他被奪走了,那就相當于靈魂樹沒有了雙眼,而靈魂樹是整片森林的守護神,所以整片森林都變成了Blind?Forest,也就是瞎森林。需要注意的是,Blind同時也是一個雙關語。它有一個生僻的意思,指的是植物喪失繁殖能力,所以Blind?Forest也是在暗示整片森林都不開花,不結果,喪失了活力,即死森林。

當初筆者正是被這個標題圖一發入魂,直接花錢買了游戲

Naru究竟是什么生物。

整部游戲中玩家并未見過長相和Naru相似的生物。不過從序章的一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猜測出Naru同樣是黑暗生物,因為在靈魂樹放出光芒,Ori正在被光亮吸引的時候,Naru驚慌地把Ori抱回了巢里。也許Naru和Kuro的設定是相似的,她的孩子如果暴露在靈魂光下,一定也是會被照死的。但是我們看到,這款游戲中的“黑暗生物”只是一個屬性設定,黑暗并不意味著邪惡。他們只是無法承受靈魂之光,但他們本身并沒有奴役其他種族、統治世界之類的邪惡野心,所以其實他們是弱勢群體。從Naru的外觀設定可以看出,雖然Naru的身體是黑的,但是她的臉是白的。她雖然設定是“黑暗生物”,但是卻用愛與光明來面對這個世界。

Naru與Ori的初次見面,Naru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Kuro及其幼崽的設定。

Kuro的來源應該是是日語中的“黑色”,外形是貓頭鷹的設定。從"fateful?night"可以看出,它們是害怕靈魂樹光芒的生物,如果暴露在強大的靈魂之光的照射下,幼崽是直接能夠被灼傷甚至致死的。游戲中有這么一句臺詞:

It?was?the?light?that?she?hated,?the?light?of?ourkind.

她憎恨的是光,我們的光。

“of?ourkind“ 指的是“我們這一種特殊的光”。畢竟即使是貓頭鷹也是需要微弱的月光才能看得清楚,所以他們不憎恨月光,只憎恨靈魂之光。

Kuro的幼崽在fateful night被靈魂樹的光所灼燒導致死亡,Kuro對靈魂樹的憎恨由此而來

Ori的能力從何而來。

靈魂樹有眾多子嗣,每個子嗣都有著特殊的能力。在Ori被吹跑以后,靈魂樹的孩子們曾經四處尋找過Ori,但是卻被森林中的黑暗生物殺死。他們后來落葉歸根,變成了先祖樹,也就是那些給我們解鎖技能的小靈魂樹。第一次遇到靈魂樹的時候有著下面這么一段指引:

When?he?called?out?to?find?you,?many?years?past...?We?were?attacked,?wounded?and?killed?by?our?foe.

幾年以前,他召喚你尋找你。當時我們被敵人襲擊、致傷、殺死。

Now?these?Ancestral?Trees?are?all?that's?left?behind.?Come?closer?now?and?feel?the?light?of?Fil,?the?spirit?insede.

現在只剩下了這些先祖之樹。靠近些,感受這棵樹中的靈魂Fil。

所以每一個教會我們新技能的樹,實際上都是Ori前輩的靈魂。他們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帶著獨特的技能,所以Ori肯定也是特殊的,帶著某種技能。不負責任的推想一下,多半是能夠存檔的能力吧,筆者不禁想起了明日邊緣。

世界樹的子嗣死后化作了小世界樹,游戲中會賦予Ori各種實用的能力

Gumo與Naru和Ori之前是否相識。

首先,Gumo是個很關鍵的角色,雖然一開始他作為反派偷走了水元素,但是帥還沒過3秒就作死被石頭砸到了腳。因為Ori救了他而被Ori感化,在水元素恢復之后反手救了Ori。

其次,在風元素關卡,我們得知Gumo的種族因為這次元素紊亂的災難事件已經被滅族了。也可推斷出Gumo偷取水元素的行為很可能是為了拯救他的族人。但由于Ori的干涉,一切都晚了。

I?wonder?if?Gumo?knows?of?their?fate.?I?hope?he?can?forgive?us,?that?we?live?and?they?are?gone.

我不知道Gumo是否清楚他們種族的命運。我希望他能原諒我們,因為我們活了下來,而他們卻不在了。

最后,Gumo沒有選擇復仇,而是用他族人的魔力,復活了Naru。這一行為可能是整個劇情中最說不通的。Gumo應該完全不認識Naru才對。但在序章的時候仔細看我們會注意到,某個場景中的前景出現了Gumo的影子,可能他一直都在暗中關注著Naru和Ori,他也看到了Naru的死,所以在自己族人無力回天以后,他選擇以德報怨,復活Naru。序章中只出現了Gumo自己的身影是不是也有一種Gumo的族人在森林枯萎之前就已經滅絕了的可能呢?也或者Gumo一族對靈魂樹及其子嗣有著很強的感應,在靈魂樹枯萎,其他子嗣隕亡之后Gumo感應到了唯一的魂之力,也就是Ori。但這終究只是筆者的無責任腦洞罷了,是否正確不得而知。

序章的時候可以發現Gumo的身影,最后Gumo復活Naru的行徑并不能說毫無理由
從Gumo的眼神和表現中可以看出族人的尸體似乎已經無法復活了

容許我談談手感

本作的戰斗巧妙的借鑒了《惡魔城》以及《銀河戰士》,雖然是2D游戲,但難度可不是鬧著玩的,探索手段方面,二段跳、三段跳、登墻跳這些經典的技能是不可或缺的。而攻擊技能從最初遇到Sein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新的技能樹,解鎖新的技能,而且技能解鎖時機十分自然,不會讓玩家有絲毫的突兀感,當你遇到一個新技能的時候老技能已經可以使用的了如指掌,純然于胸了。彈射、撼地、充能烈焰,這些經典的攻擊技能配合制作組設計的精彩關卡很多時候也是關鍵的探索解密手段。除此之外制作組還創作了專屬于Ori的獨特技能,后期解鎖的充能跳躍、飛檐走壁以及天賦樹點出的三段跳都是降低游戲難度的通關利器。也正是因為后期會解鎖這么多強力的技能,制作組將很多收集物設計成在你第一次遇到的時候是需要很困難的操作才能拿到甚至是不可能拿到的,只有在之后的流程中獲得了技能才能返回方便的獲取,這樣多少也彌補玩家詬病不已的無法進行二周目的缺點吧。一周目體驗足夠精彩的話,有沒有二周目都不重要了。

先祖所賦予Ori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實用技能
基礎技能的強化是在天賦樹中進行的,攻擊手段的加強以及三段跳均是出自于此

最后談談通關后的個人感想

初上手的時候腦子里第一時間蹦出的兩個游戲便是《光之子》與《雷曼起源》,與前者相似的文藝畫風和與后者相似的橫版動作游戲類型以及和兩者都很加相似的引擎效果,無疑讓我加深了這游戲絕對是個文藝的小清新游戲的印象。玩了一兩個小時之后又想起了兩個游戲,一是《惡魔城》二是《銀河戰士》。游戲的地圖風格和這兩款游戲異常相似,這時我開始意識到這款游戲的難度也多半不容小覷。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單單是水元素追逐戰就足足打了近兩個小時的筆者表示整部游戲的通關之旅著實是”痛并快樂著“。筆者是個十足的手殘,FC的冒險島至今未通,閃客都是被朋友逼著打完的,高難度的游戲從來不會去碰,但Ori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從打開游戲拿起手柄的那一刻我就被這白色的小精靈牢牢地吸引住了。通關花了足足近20小時,因為本作有一個被很多玩家詬病的地方,那就是通關之后存檔就被鎖定了,無法進行二周目,所以為了收集全道具在大結局之前又花了大概4個小時左右探索全地圖和全收集物。

故事上,如摘要所寫,這是一部關于愛與被愛,生存與放生的作品。這部作品中的恨皆因愛所起,或說皆因母愛所起。尋子心切的靈魂樹因為疏忽導致了Kuro幼崽的死亡,Kuro因為幼崽而奪取了靈魂樹的光芒,Naru為了Ori獨自阻擋Kuro,而最后Kuro為了自己僅剩的蛋而選擇犧牲自己,這一次又一次的行徑都是一次選擇,母親們在live與let live的選擇中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后者。

序章中靈魂樹選擇犧牲自己復活Ori,Ori選擇拯救Gumo,Gumo選擇用族人的力量復活Naru,這一切都是let live。最后的生存伴隨著Kuro的犧牲,Kuro用自己的生命選擇了let live,選擇了讓所有生物都生存下來,除了自己。整部游戲結束之后才發現,最悲慘最偉大的其實是Kuro,痛失三子的母親最后能做出如此壯舉實在讓人嘆服,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此乃大善。

游戲中后期的一張截圖,此時筆者已近通關,死亡次數417真的不高,真的不高
本作的全地圖,《惡魔城》、《銀河戰士》即視感很是強烈

今年的三月份也許你正沉浸在上個月的《教團:1886》的高清畫質,也許你正和朋友們在《GTA V》的搶劫模式中無法無天,也許你正在《男朋友:硬仗》之中大殺特殺,越來越多的大作令人眼花繚亂,越來越以假亂真的高清畫面讓我們的眼光越來越挑剔。“清”與“真”現在已經是大部分人衡量一款游戲好玩與否的第一標準了。甚至很多人認為橫版動作游戲是不可能擁有高清的畫面的。但《Ori and the Blind Forest》這款作品真的會重新定義人們心中橫版動作游戲的概念,全文的配圖都是筆者一張一張自己截下來的,一路看到這里的各位朋友有沒有覺得一張圖有素材重復的感覺?肯定沒有,因為整部作品的背景是完完全全由美術手繪出來的,不會讓玩家有一絲一毫的重復感。這也就是為什么《Ori and the Blind Forest》讓我聯想到了《光之子》的原因,清新且獨特的畫風正是這兩部作品的相同點及賣點。

如果你是橫版動作游戲的愛好者,如果你夢想著成為一名文藝青年,那么這款作品絕對適合你。

就算不是也買來玩啦!

作者/Reversi

本文轉載自機核網

請尊重和保護原創內容,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并有意轉載,聯系原作者并取得授權是一條很便捷的渠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048評論 6 54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169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2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65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23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13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00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5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9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13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35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22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2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3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37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82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現在還有沒入睡的朋友嗎?我本來是早早關機想睡覺的,結果失眠了,重新打開手機。看到了高中F4里小伙伴給我發的足足占了...
    元寶臉plus閱讀 251評論 2 0
  • 一間建在田間的小房子,咋一看破破爛爛的,我們去找開井人,本以為那只是一個臨時看井的房子,原來不是。進屋一看,一...
    2a97a5a70cab閱讀 356評論 0 0
  • 松下伺服400w,上下軸,24v剎車,一共四個。 最近經常報過載(er16),不同的軸輪著報,有時一個有時兩個甚至...
    佐圣閱讀 1,866評論 0 0
  • 今天弟弟生日,我提前告訴家琪,“今天,是弟弟的生日,千萬別讓弟弟哭,多讓著他點!”她痛快的答應了!吃飯時,她切...
    琪銘閱讀 15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