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家庭結構簡單,由于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絕大多數家庭都人口少,事情相對而言也就少了許多。
而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會有眾多的兄弟姊妹,家庭結構家務事等等也會繁雜許多。
前幾日跟一個人到中年的同事聊天,就聽到他不停的抱怨,說家里有姊妹幾個,但大事小情都要他親自打理,再加上老人上了年紀性情古怪,常常無理取鬧整的這位同事心情煩悶。
聽這位同事的描述,我也真替他捏把汗,畢竟他自己也要工作,又因為家里的事情請假,就連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可能這位同事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他這種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很是麻煩,但這種親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在現代家庭結構下,顯得多么彌足珍貴。
無獨有偶一次偶然的機會,也聽到了類似的抱怨,一個朋友的公公由于年事已高,腦子有些退化時而糊涂時而清楚,性格也變得暴躁。
動不動就罵人,但是很奇怪老人只罵自己的老伴和兒媳婦,家里的其他人從來不罵,這讓為人兒媳的朋友大為惱火。
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中,不僅要拖著疲憊的身子做飯,還要時時提防老人的突然發飆,說到這里朋友情緒激動,憤怒之情溢于言表。
很同情這位朋友的處境,細細想來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不管你在外面多忙,回到家中總是有家人在那里守候,等著你去照顧。
有時候家人的依賴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雖然有時會苦惱煩悶,但那種為家人奔波勞累的事情,怎能不說也是我們內心充足的根源?無論你走多遠的路,只要想想家人的期盼,動力會使你渾身有勁兒。
在我居住的小區,每天傍晚都能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拉著年邁的老母親慢慢的散步,老母親已經近90高齡,滿頭白發身材瘦小有些駝背,走起路來很慢。
作為兒子的中年男人,每次散步都要手拉手的陪伴在旁,有時還會像對待小孩一樣,跟老人說話慢聲細雨,老人一臉的安詳與滿足。
因為每天都是這樣,所以偶然一次看不到這對母子散步,反而會有不祥之兆,等再次見到他們會不由自主的打個招呼,這樣才覺得心里踏實了許多。
每天都有家人需要你回去陪伴,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家務事,使你忙的焦頭爛額甚至心煩意燥,豈不知這樣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對于那些身處異地的人們而言,每天回到家除了一家三口再無其他,清清靜靜冷冷清清雖然沒有了瑣事,但生活也缺失了一種情懷。
如果把家比做港灣,那么家人就是乘客,你我就是乘務員,服務的對象越多工作的充實感越強烈,反之則會顯得無聊寂寞。
工作畢竟只是我們生存下去的工具,有了家人以及方方面面的所謂麻煩事兒,那樣才能構成完整的生活。
祝愿天下步如中年的人們,都能在被這種叨擾中,幸福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