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的旅行有點不一樣,我是一名窮游者,而且是窮游旅行里面又是比較特別的沙發客。 我曾經一個人走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睡過了66個人的沙發。 這幾年,可能看到“窮游”兩個字...

我以前的旅行有點不一樣,我是一名窮游者,而且是窮游旅行里面又是比較特別的沙發客。 我曾經一個人走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睡過了66個人的沙發。 這幾年,可能看到“窮游”兩個字...
文/懷左同學 01 最近我去廈門玩了幾天,調整、總結,希望在2017年的最后兩個月,再做出一點成績。想起來,這一年多,我每天都在與文字打交道,簡單書寫,寫在簡書。 去年暑假,...
昨晚乘老媽的車回汕頭的路上,因我近幾年工作坎坷事宜雙方看待角度不同,出現些許摩擦。 媽:“反正你又不聽我的話。” “呵你看我聽過誰的話。"居然脫口而出… 我只知心里有個聲音—...
高二讀了沒多久,就沒去上課了,呆在家里,無所事事。 每天,用很多的時間傷春悲秋,為生活瑣事煩惱,也偶爾擔憂自己的未來。用很多的時間買吃的做吃的,把自己的胃撐得...
文章提出的問題挺好,讀書有用。有了大量例證,分析也很詳實。問題是,這里只提出一個問題,并沒找到解決方法,甚至連點有用建議都沒有。通篇似乎在說:讀985 211 至少能縮小差距,不至于太落后。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正確,卻沒用。
考上985 211 的畢竟是少數,按這個理論,那普通大學的學生,沒讀過書的就得受苦受窮?那本文宣揚的最核心的價值觀是啥?如果說,每個人都該努力,用知識改變命運,也應該在普遍適用的情境下,講知識的用處,如何用知識,不應放到985 211 語境中,那好學校才有人脈積累,壞學校永遠沒出頭之日?
差學校我呆過,985學校我現在一直在這里,知道里面學生的優勢。我考慮的是普通學生如何通過知識獲取高的視野,有效的思維模式,如何認知社會和自我,從而養成良好習慣,通過個人努力,慢慢打破自己的小圈子,到大圈子中博弈。知識是基礎,思維和方法才是個人行動的根本,有時候不是知識問題,是際遇,機會,可能性問題,必須用方法找一些可能性,不然,真的連門票都沒有,沒機會咋能成功。
所以,沒機會創造機會也得上,這種創造,需要個人覺悟,要有方法,前提是自己努力打好基礎,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不要抱怨,也不要妄自菲薄,很多人只是欠缺一個機會,社會不給,世俗不給,那就得想辦法,沒點方法,只靠施舍,靠底層的努力,想翻身基本不可能。那些成功的,哪個不是受了極大侮辱極大努力,或極大運氣才成的?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背后的汗水和不可告人的方法,機遇貴人,眼光時機……很復雜。
所以,普通的朋友們,不要害怕,機會很多,靠我們去研究,事實是,機會很少,成功的也很少,至少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學真知識,不會落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