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自己很努力,其實只是在瞎忙

1.

以前高三的時候,我每天都不會早于12點睡覺。即使困到不行也不會去睡覺。

我當然不是在學習,一定要等到父母過來催我:“別學了,早點休息吧。”

我看到他們欣慰的神情再去睡覺。

或者玩了一天電腦,他們快回來的時候,趕緊抓起一本書看。

這么做無非是為了讓父母看到,自己考試失常他們也不好責怪我什么,畢竟這么用功了是吧。

但這種只能感動自己的行為感動不了其它人,也改變不了我偷懶的事實。

2.

仔細看來,許多人不過是在表演勤奮罷了。

學校督促學生夜以繼日地學習,公司讓員工加班苦熬。每個人拼死拼活,各種忙碌上進,你要是出去玩刷朋友圈看見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心里就是滿滿的負罪感。

漢字博大精深,古人已經告訴我們。“忙”字拆開為“心”“亡”,所謂心亡為忙。

當你忙起來的時候,缺乏了心靈的感受,你的心就死了。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再有意義和價值。于是你只能感受到無盡的辛勞,而不曾享受工作的樂趣。


為什么你會這這么忙?


(一) ?欺騙自己

發自內心地講,很多人都不喜歡努力。

但你也清楚不努力什么也獲得不了,比起在家玩一天電腦,好像去圖書館學習更有逼格,更有意義。

于是你的身體在學習,你的思維去不知道飛到哪去了。

你一會玩手機,一會看美女,一會又上個廁所,假模假式地翻幾頁書,心思完全不在這里。

好不容易挨了幾個小時,然后說,可以了,今天也學這么久了,去玩會放松一下。

這種勤奮只是在欺騙自己。


(二)效率低

有的人確實很努力,也確實很用功,但他們效率很低。

明明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工作,你非要拖到下班,然后發朋友圈說我在努力工作。

明明幾個星期就可以做完的作業,你非要邊玩手機邊寫,最后說看我在努力學習。

真正的厲害的人從來不曬努力,因為這是他的日常。

只有平時不努力的人,才會把這種努力拿出來秀給別人看。

然后各種深夜12點的圖書館,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你自己太懶,分內的事沒有完成,不要搞得好像多么苦逼一樣。

借用一句話,不要用你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你戰略上的失誤。


(三)逃避深入思考

說到勤奮,每個人想到的都是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這樣的詞。

但其實,這只是一種很低品質的勤奮。如果按勞動的輕重算的話,農民工應該是社會上最辛苦的人了。

但這個社會并不是按照付出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大家都是以你的產出來衡量你的價值。

你是作家,沒有人看你寫了幾麻袋的廢紙,大家只看到你最后的圖書;

你是演員,沒有人看你幕后的艱辛,大家只關心你最終呈現在熒幕上的作品;

真正高品質的勤奮是你有能力進行深度思考,并且能產出足夠優質的產品。

不是說農民工的工作沒有意義,而是說效率低,而且可替代性太高。

我們應該極力避免的就是用所謂的勤奮和努力,去掩蓋深入思考的能力。

人為什么要發明各種機器?就是要把人類從那些無意義的重復勞動中解救出來,而有時間和精力做更多有創造力的事。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被稱作勤勞,可為什么不富有?為什么近代重大的科技發明與技術革新跟中國無緣?

如果只有勤勞,而缺乏深度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那么永遠只能給發達國家當工廠,永遠缺乏真正能影響世界的作品。

你不能永遠指望著靠大熊貓和土特產去影響世界。


(四)總在做一些不重要的事

喬布斯在剛回蘋果的時候,公司每年要生產大量的產品,結果市場反響很不好。

很多員工自己都搞不清公司到底有多少項產品。

喬布斯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精簡。

他畫了一個十字,橫軸代表企業和個人,縱軸代表臺式和筆記本,四個象限對應四種產品。

他說,蘋果將來就生產這四種產品,每種類型生產一個最好的就可以了。

至此蘋果公司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重新煥發生機。

正所謂少就是多。



有一個年輕人問股神巴菲特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讓年輕人先列出25件最想做的事。

年輕人寫完之后說,接下來我是不是要去完成這些事?

巴菲特說:“不是。接下來再劃掉20件事,留下對你而言最重要的5件事。其它的事一輩子都不要去考慮。”

你可以捫心自問,“對我而言,最重要的5件事是什么?重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這個過程也許你要花很長時間,但一定是值得的。

找到你真正所愛,無論你的夢想是成為職業電競選手,還是世界性學大師。


我們的社會一直在教我們做加法,加上財富,學歷,修養,閱歷等附加值,

加上道德,觀念,思想等所有限制。

卻沒有教會我們做減法。

減掉別人說的屁話,減掉你的執念,減掉自我懷疑。

你只需默然前行,給不喜歡的人一個清晰的中指,然后用行動證明:“世界還是我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