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聽《外婆的澎湖灣》

? ? ? ? ?我一直認為,當代華語樂壇流行音樂的開山之作,一定應是《外婆的澎湖灣》。這首誕生于1980年代初的臺灣校園歌曲,其在民間的傳唱面與影響力,遠在大陸第一首通俗歌曲《鄉戀》之上。

???????? 很有意思或是說很不可思議的是,那個時代,唯一的傳播手段就是收音機,自己和身邊諸多人,居然很快也學會了這首歌,當然,歌詞也有許多不解之處,現在還是不大清楚,究竟是“綴”還是“隨”斜陽呢?

??????? 這首歌火到什么程度?反正在八十年代,稍稍年輕的人,幾乎都會哼幾句。八十年代末,初中音樂考試,一位平時文文靜靜的男同學,就唱了這首歌,當時很佩服他“思想解放”,比較前衛,敢唱流行音樂,因為我當時是字正腔圓地唱了一首《牡丹之歌》,老師贊許甚至吃驚的眼神,至今難忘,呵呵。

??????? 比較離譜的是,當時,甚至還有一首惡俗不堪的《大橋南》在坊間流傳,就是用了此曲填的詞:“晚風輕拂大橋南,我坐在橋中間”。除此之外,好像還有更為下三濫的詞,不提也罷,真是糟蹋了這么好的曲子。

?????? ?初聽此曲,應為王潔實、謝莉斯的版本,這兩位算是內地傳唱臺灣校園歌曲的領路人了,諸多膾炙人口的好歌,皆由他倆在內地首唱,當然,今天聽來,似有讓人不很滿意之處。

?????? 此外,張明敏唱過,劉文正唱過,蔡琴也唱過,但現在個人覺得,最好的,還是潘安邦演繹的那個版本,因為他是首唱,葉佳修為他而作,他為外婆而唱。

?????? 歌詞中,晚風,斜陽,沙灘,白浪,椰林,這些關鍵詞所構成的意象,些許浪漫,些許溫馨,更是自始至終包含著醇厚的暖意,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 旋律再次響起,情緒也很自然地被喚醒和調動起來,自動將內心深處自童年開始就珍存的那些亦真亦幻的畫面,一一組合起來,營造出唯有自己才能懂得和體會的獨有意境。伴著音樂,在那意境中浮浮沉沉,一時會忘了身在何方。

?????? 三十多年了,歌中的外婆早已不在了,歌者潘安邦也剛剛離世,唯有歌曲,依然抒懷。今天再聽,仍然感覺“一遍有一遍的成色” 。

?????? 然而,總覺辭不達意,套用一句歌詞:“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再引用一下別人的評論:“潘安邦的故事,葉佳修的代表作,校園民歌運動的紀念碑,鄉土情懷的音樂寫真,童年生活的純真回憶,影響一代人的不朽之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某一天我發現了防彈,并開始聽他們的歌… (這個時期我經常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愛的… 像我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朋...
    Pancake613閱讀 195評論 0 0
  • 琵琶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它的雛形。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樂器,在古代曾寫作“批把”或“枇杷”,后來人們從“琴”字...
    魔韻閱讀 481評論 0 0
  • 昨天我做的三件好事: 1.堅持寫日記和晨跑。 2.準備好了馬拉松需要的裝備。 3.及時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通過寫日記調...
    孔叁三閱讀 186評論 0 0
  • 明天開運動會,對于我這種沒有運動細胞的人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好事啊,因為我可以買票回家,我媽昨天還問我啥時候回去,可我...
    哎喲哎喲_G閱讀 292評論 0 0
  • 2016南寧市三中高考滿分的作文,看了感觸真深刻。800字的文章表達的如此完美:格局大、立意高,十八歲的孩子...
    優祺和平閱讀 55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