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少年。
01
▲
這個少年不諳世事,整個世界在他眼中非黑即白,每次看電視總愛問“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這個少年聰慧可愛,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小到努力向前爬的螞蟻,大到星系間運轉的規律都愛問一句“為什么?”
這個少年躊躇滿志,對未來生活無限期待,聊起夢想必談宇航員、科學家甚至蜘蛛俠,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變世界。
似曾相識嗎?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少年時皆是如此。
感覺陌生嗎?因為現在的你早已忘了自己曾經是這般憧憬生活。
02
▲
你慢慢長大,懂得了黑白之間還有灰度的存在。你的為人處世越來越圓滑,初入社會的棱角早在四處碰壁中打磨的猶如鵝卵石一般。似乎懂得了許多“處世之道”,但偶爾獨自面對鏡中的自己,卻早已不認得軀殼下的靈魂。
你慢慢長大,收起了曾經的好奇心。你大步流星,完全不會在意腳下被踐踏的蟻群;奔忙于生計,更不曾有片刻抬頭仰望星空。
你慢慢長大,明白了夢想百無一用。你機械地工作著,刻意不去懷戀過去的夢想,因為那些夢想與現實的對照會深深刺痛你的自尊。
03
▲
你可還記得那個抱著芭比娃娃不撒手的自己?每天給娃娃梳頭發、做衣服不知不覺間就從起床玩到日落。
你可還記得那個擺弄兵人的自己?一個個綠色的小人在你手中排兵布陣,而你則是指揮著千軍萬馬沖鋒陷陣的大將軍。
在淘寶賣兵人的鏈接下,一條評論叫我好生動容:
去收拾舊物,一堆玩具士兵在排兵列陣。
我問:“你們在做什么?”
士兵回答:“我們在等司令回來。”
我一愣,猶豫了一下,說:“你們的司令不會回來了。”
“司令死了嗎?”士兵們問。
“不,他只是長大了。”
04
▲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跳脫出一個平凡人的命運,但你心中仍可以為那個少年保有一席之地。
那個少年的身上有你的夢想、有你的追求、有你的熱愛、有你的期待。
即使你需要擱置你的夢想、暫緩你的追求、放棄你的熱愛、減少你的期待,也并不妨礙我們花些時間看護心中的少年。
去讀一讀《小王子》吧,每次讀,你都會有新的感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請務必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變成一個乏味的成年人。
我怕死,更怕老去,而相比身體的衰老,我最怕的是與世界脫節。
據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與自己無關了。
想想自己的生活吧,是否像行尸走肉般生活著,或者說——活著。
05
▲
在《小王子》中狐貍和小王子有這樣一段對話:
狐貍對小王子說:“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06
▲
五月天在《盛夏光年》中唱到“長大難道是人必經的潰爛?”
讓我們潰爛的不是長大,而是現實。
當你埋頭于辦公桌前,麻木地回復電子郵件時,你心中的少年正在老去;
當你妥協于人情世故,強迫自己戴上虛偽的面具時,你心中的少年正在老去;
當你因為外出應酬,陪著笑臉喝得寧酊大醉時,你心中的少年正在老去;
當你拋卻了那份天真,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大人,茍且于眼前的生活,與人勾心斗角、錙銖必較時,恐怕你再難找回你心中的那個少年。
07
▲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不是一句雞湯,而是每個成年人都需牢記的警句。
不要讓那個少年走丟了罷,放下手機,給自己幾秒鐘時間,聽聽心中的聲音,你心中的那個少年,還在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