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下半年公司都特別忙,而每個月底幾乎毎天回家孩子都已進入夢鄉。今天特別按排好到了下午5:30下班時間就回家,因為好久沒下廚了,其實飯有很多吃法,味道重要,營養重要,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看上去:色 香 味 俱全或者很有趣,尤其是孩子,一看到就會發出哇的驚嘆,一想到就會心懷期待,心想,媽媽就會耍出新“花招“來給自己制造驚喜。
?果然,到6點多我家兒子放學一進家門就說:“今天是媽咪在廚房做飯嗎?好香呀!”書包沒放下就跑進廚房,看到剛剛做好的燜牛肉飯,馬上又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燜飯,以前偶爾做過炒海鮮飯,雜錦煲,以及各種伴式樣的面等。自然,給孩子變著花樣準備各種餐食,我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好的。因為有了這樣的行動,平常就會格外注意收集相關素材,也拜讀了一些做餐作品。有好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不就是吃個飯嗎,怎么吃都是吃,多費這些精力和時間,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我想我家兒子的反應,總結一下意義:
1:給孩子驚喜不斷,孩子自然開心.
2:開發創意,為生活增添色彩.
3:積極集素材找方法.
4:主要傳遞了更多的愛,是親子關系的強力粘合劑之一。有時候碰到不愛吃的蔬菜,我就會跟他搶著吃; 也有時候,我就陪著他,邊吃邊分享學校趣事與學習的知識.
尋常人家的生活都是普通、平凡,如水一樣斑斕不驚,我們也無需追尋什么刺激,更不喜歡大波大浪,只是,可以稍微用一點心,給普通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讓平凡的日子多一點精致。這并一定需要多少錢,也與奢華無緣,只是更多的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 把普通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讓平凡的自己活得有姿有態。也許,這是我用心給孩子做色香味俱全的餐食的最深層次的意義:向孩子們傳達一種信念,一種可以用手創造出來的美,一種充滿豐富的生活態度。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心靈也更加豐盈起來,就是因為用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