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時間管理意味著什么

今日主題分享:

運動對時間管理意味著什么?(20170219)

(作者:張興亮)

探討運動的意義,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我今天想從時間管理這個角度,來重新審視運動的意義和價值。我是昨天從臺灣回到大陸,應該說,在臺這半年來的收獲特別大。其中,我收獲了三個好習慣:每天五點鐘早起;每天慢跑五公里;每天寫反思性日記。

我把我這些收獲和愛人講了之后,她問我為什么要到臺灣才能做到呢。我也在想這個問題。之前在大陸上班,平時都非常忙碌,似乎生活很被動,許多想做的事情似乎做不了。首先早起是很困難的,因為通常晚上熬夜做事,很多時候要到十一點、十二點才能休息。那么這樣晚睡的結果就是晚起,而且總是習慣性把晚起作為晚睡補償的理由。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既然早晨晚起后趕著去工作,就必然導致沒有時間去做運動,甚至連早餐都吃得比較粗糙,更談不上有時間去進行反思和寫日記。

因此,需要考慮:到底什么束縛了我們自己的手腳?是什么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死結?該從什么地方撬動和矯正習慣鏈條?這里面有個關鍵的東西,就是我們的作息時間要調整,讓自己處于一直精力飽滿的狀態。可以從早睡或早起開始。當然,早睡不一定就會早起。相對來說,我認為可以從早起做起,早起可以倒逼早睡。那么早起又是為了干什么呢?這里面,我覺得可以加入我們一些改善生命的元素。比如說,用來做運動。這就為我們一天的精力打好基礎,也為我們當天午睡、晚上睡眠和第二天早起提供條件。

運動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么?除了運動本身帶給人的身體變化,其實精方面的變化也是不容低估的。它可以給讓我們重新看待這個世界,比如運動場地周邊的環境,你怎么看。今天早晨,我在北校區跑步,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雖然這個地方很熟悉,但今天跑步發現這里很漂亮。除了本身校園環境的美化等因素,還有我們心情的變化。在這靜謐的清晨,枝頭鳥兒的鳴叫,讓人心里很寧靜,也很興奮。

因此,除了提高體能,運動還可以實現由生理變化上升到心理變化。也就是說,運動的過程,也是大腦運動的過程,是運動主體自我反思的過程。從精神層面講,運動意味著對生命的重塑,意味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讓你在人生意義的這個角度,重塑你的生命行為。運動的形式當然有很多,我個人選擇就是比較簡單易行的。不一定要通過我還外部的器械,不一定要通過專業訓練。最好選擇每天都可以做到的、能夠持續的運動型行為。比如,跑步。跑步也分很多種。就我來講,我選擇就容易堅持的慢跑。

就今天來說,我覺得我的收獲是非常大的,不僅我早起,我跑步,同時我愛人也和我一起早起,一起跑步。其實,這樣個人運動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個人生命的意義,已影響到自己家里人、身邊人或者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簡單的跑步就是已經有了社會意義,如果大家都來運動,全社會就形成一個健康的氛圍。那么,我們的醫療成本就沒有那么高,整個社會都充滿活力。所以,我倡導人人都運動,世界會越來越美好。當然,首先我要自己做起。其實,不一定要發出很大的聲音,你只要做的好,你受益了,身邊的人是能看得到的,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狀態是對運動最好的代言。您覺得呢?




溫馨提醒:

若您想更多了解時間管理課程,請點擊如下鏈接

https://jinshuju.net/f/vemCsh?x_field_1=114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