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我是這樣躲過P2P跑路平臺的!

文:柯臨


圖片來自網絡

這幾年互聯網+風頭正勁,在金融界中也快速蔓延,互聯網理財平臺多了,爭議也就自然多了,其中以P2P首當其沖,各種負面新聞報道踩雷跑路不斷。想前幾年,我媽一聽我說投資了P2P,第一反應就是:“哎呀你千萬別被騙了啊!”一副自家小孩踏入火坑的表情。而人們之所以會擔心害怕,其實是因為不了解。很多人會說:

我是只有一點點本金的工薪小白啊,不知道太多理財方法,聽說P2P收益挺高的,有誰可以簡明告訴我怎么選擇靠譜的P2P平臺賺點小錢呢?

其實只要把握好以下幾點,選擇并不困難。

一、P2P到底是什么東西?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借貸中介,有人或企業要借錢,有人有閑錢出借,而P2P就是中間的這個橋梁(而非金融機構)。

P2P平臺目前平均收益在10+%,相較于前幾年一堆年收益20%-30%的P2P平臺,近一兩年政府也不斷在對P2P行業進行政策規約,尤其是今年會加速平臺洗牌。

二、從哪里獲取P2P平臺信息?


最簡單的方法:從第三方P2P門戶。比如網貸之家、網貸天眼等,都會專門一個評級頁面,點擊某個平臺可查看它平均收益、注冊資金等基本情況。雖然這種排行會存在一定花錢買版的情況,但排名靠前、評級較高的P2P平臺還是相對靠譜的。

三、開始篩選平臺


這時候先別急著說去看平臺的信用審核啊、貸款流程、企業背景、盈利能力啊什么的,姑且不說P2P排行上這么多平臺一家家看過去不現實,對于工薪小白來說基本就是看天書了。這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先幫你圈出相對靠譜的平臺:

1、年收益高于20%的平臺不碰(最好在10%-15%)

對于工薪小白來說,求穩是首要的,雖然說也不是收益越低越安全(收益低而跑路的平臺之前也是有先例),但高收益對應高風險的概率還是不小。收益率肯定是大家投資的一個重要參考項,收益過低心里憋屈,收益太高心里也慌,這時10%-15%的收益范圍就可以當做一個穩中求進的P2P投資目標。

2、成立時間超過1年(最好超過2年)

盡量不要選擇成立時間過短的平臺,優質平臺都是能經受的住時間考驗的。之所以建議選擇最好超過2年的平臺,除了成立時間長的平臺出現問題的概率相對較低以外,另外一點就是:這兩年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整治逐步實施,對應監控措施開始落地,P2P行業處于加速洗牌的過程中,能在這樣環境生存下來的P2P平臺相對靠譜。

3、項目周期不要超過12個月(最好控制在1-6個月)

建議工薪小白從1—6個月的中短期項目入手作為嘗試,一方面當做對平臺的初步實操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資金的整體流動性。超過12個月的項目雖然收益高,但是有得必有失,在不了解平臺的情況下還是建議慎重考慮。

4、注冊資金超過1000萬

盡管現在不限制注冊資本,也有很多小而美的平臺,不過對我們工薪族來說一開始還是適合選擇“大而強”的平臺:盤子大些,開的穩些。

四、判斷平臺


好了,相信現在你已經有看中的P2P平臺了,這時候就需要針對細項對其進行判斷,主要包括以下4點:

1、風控水平

我們理財的底線肯定是不能把本金賠進去,所以安全第一,而安全就是體現在風控上。風控能力是一個P2P平臺的綜合能力,也是最核心的地方,大家可多關注這幾點:包含是否有擔保機構?是否銀行資金存管?是否有風險儲備金?對項目的審核流程?是否有實地考察項目機制等等。

2、平臺背景

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注冊資金以外,還有這些加分項:國資背景、上市公司控股、近期戰略融資、知名企業入股、合作機構保障、資金分離托管,還有比如央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等等,也是加分項。

3、核心團隊

一個優質平臺的管理團隊一般既有互聯網頂尖人才,又有豐富的金融經驗的人才,這種團隊能做到優勢互補,更加全面地把握平臺的發展方向,大家可以從核心成員的行業背景、成功項目經驗考量。

4、透明度

透明度主要體現對項目信息和經營管理信息的披露,比如借款方信息和相關協議,以及平臺的動態運行數據、財務月報/年報公開情況,此外從打款還款記錄、實時財務、貸后回訪、催收跟進以及各種信息的及時公布也可看出,便于投資人可隨時查閱借款人詳細信息。

另外,在投資前如果有一些地方不明白,可以通過直接QQ聯系或電話平臺客服尋求答案,同時也觀察平臺客服的響應情況。

五、分散投資,少量試水


還是那句老話——“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尤其剛接觸P2P理財的時候,可嘗試這樣的方式:

1、根據上面幾點選擇2-3個平臺,每個平臺先拿少量資金,比如1000元投入。

2、選擇一個短期項目(比如1個月或3個月),然后進行充值、查看項目信息、投標、跟蹤收益、確認回款、提現等整體投資流程。

3、覺得整個投資過程比較順暢靠譜后,階梯性地增加投資金額,比如慢慢再繼續投入3000元、5000元這樣。

在投資P2P平臺之后,也并不是就撒手不管了,需要定期跟蹤平臺情況、避免回款資金站崗、優雅地搶到好標、尋找更優質的平臺等,都是一個由P2P小白逐漸進階為老手的過程。

目前我個人賬戶中超過50%的資金分散在不同類型的P2P平臺上,分別投資了長期、中期、短期、活期類產品,慢慢形成符合自己實際需求的P2P配置資產,在兼顧靈活性的同時,這部分資金的年化收益目前是13%-14%。

舉個栗子:假設這筆原始資金是10000元,以13%收益計算,3年后在復利作用下就是14429元,居然比原始資金多了近44.3%!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當然啦,所投資平臺及產品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我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理財渠道中。至于大家最關心的收益問題,可以看看《你可能不知道,你的P2P收益就是這樣變少的!》。具體如何將P2P資金再分配,以滿足工薪族收益和靈活兩不誤,《P2P投資是要收益高還是流動性?我都要》里面也有詳細描述的。

對于大部分朝九晚五的工薪族而言,沒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看各種復雜的P2P數據報表或“防雷秘籍”,更無法一一實地考察P2P公司,因此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理財投資的一些小技巧。

我們既不能因為目前P2P的負面新聞而因噎廢食,也無法僅僅沖著高收益一頭扎進自己不熟悉的投資領域,恐懼來源于未知,當多學習了解相關信息后,選擇一個靠譜的P2P平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對吧?

來,從現在開始,讓工薪小白的資產奔跑起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