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好報參加寫作群,認識了簡書。來到簡書練習寫作也有小半個月了。今天為了尋找寫作的思路,思慮了很久,一籌莫展??葑粗謾C簡書,忽然覺得這個”簡書手機APP”也是值得一寫么。
之前我曾經在一家全國連鎖的軟件培訓機構任職,雖不是業內技術人員。但是每一期學員在課程告一段落后,設計制作的項目展示還是會參加評審。
這些項目沒有框架限制,可以隨心所欲地去設計。學員們設計制作的項目,類似于微信淘寶微博之類。項目的功能預設,版面設計,界面美化,有的甚至于比目前大家使用的簡書還要全面。
只是,學員們從內心深處認為它是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是前段所學的內容應用檢測。項目展示后,就石沉海底,呼呼大睡了。
而網絡版介紹的簡書誕生過程,給人感覺特么像一期學員的項目展示。二三人一個小組,加一二個實習生,一個團隊,工作了二三個月,整合了一二年的項目成果轉化為商品,于2015年初簡書APP上線。
通過媒體報道,互聯網行業宣傳推廣,秉承”交流故事,溝通想法”的宗旨。吸引了一大片愛好寫作用戶的關注。
看來80后畢業于名校的簡叔,其創業階段,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明確 ,負有執行力。通過二三年打磨,化繭成蝶,夢想成真。
使用了半個月的簡書,對其功能的優點有了不少體驗。
簡書用于寫作,界面簡潔,沒有冗長的信息展示。文本書寫干凈,全屏寫作不受干擾。字體大小,加粗方便。圖片鏈接在此一鍵搞定。編輯發布一鍵通。又貼心設計制作了私密空間 方便一些寫作者記錄保存不愿公開的文字。
相對知乎和豆瓣,知乎的文本編譯器還是不錯的,但頁面有其他內容展示,容易干擾。豆瓣的文本太過簡單,功能也相對比較少,粗體字,字體大小都無法調整。知乎和豆瓣的段落行距都沒有,太過擁擠,也無法自動生成空行。而這些功能,在簡書都可以做到。
知乎特色是提問回答,一個人拋出一個點,回答者根據這個點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它的優點在于,永遠不缺這個節點,永遠不缺話題,不管是嚴肅的,活潑的,專業學術的,趣味生活的,無論什么事,誰都可以說上幾句。
豆瓣的起源于此類似。一本書,一首歌,一部電影,都是一個節點,大家可以根據這個點來展現自己的看法。互動交流性強。
簡書呢,就跟當年的博客一樣。它的范圍更自由也更廣闊,有點類似于豆瓣上的日記,知乎上的專欄。無固定話題,不受約束,也像微信公眾號。
它秉承”交流故事,溝通想法”。吸引了一批真正喜愛寫作,愛好分享的人參與進來。情感故事,經歷分享,干貨分享,人生故事等等都有。
目前個人感覺簡書存在一些小的問題。
首先是首頁中心化。
上首頁的文章可以一夜爆紅,點擊閱讀率均過四位數。它也是各種大號轉載,吸粉的黃金版塊。
但也存在著另一個問題,分化嚴重。減低各分欄目的點擊率。
比如散文板塊,官方顯示的關注人數已達48.9萬人??墒羌毞值矫恳黄奈恼?,有的只有二位數的點擊率,能獲得三位數的點擊率就已經相當不錯的閱讀量了,少數文章閱讀量過四位數,已經是非常可觀了。并且文章點評互動環節也不是很活躍。
建議首頁多參加板塊展示,內容多樣化,多元化。
再一個就是投稿方式。這樣的方式跟紙質版雜志社的投稿方式相同。
它或許存在的問題是,編輯基于個人的喜好,針對文章的趣味性,文章的文風,表現的手法,可能會因為編輯的愛好甄別篩選喜愛的文章入選?;蛘呤谴骎簽約作者有優先權。
當然了,對于草根寫作者,想要自己文章入選首頁,除了先練好內功,剩下的。就是等待機遇吧?!
建議多參考知乎豆瓣上熱文紅文的選擇方式,讓閱讀者投票推送。
啰嗦了這么多,乃肺腑之言。皆因愛之深,盼其更完美。希望簡書在這個以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未來的路能夠走的更遠,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