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幾個這周發生的小事情。
第一個
參加一個產品導量的review會。討論如何在自家的手機瀏覽器(用戶量很大)中加入一個安全類APP的廣告,從而提高下載量。
PM提出的方案如下:
瀏覽器都有隱私模式,用戶開啟該模式時所瀏覽的網頁不會留下歷史記錄,關閉該模式時恢復正常。考慮到使用這個功能的用戶一定很注重信息安全,所以在關閉動作的同時去推薦一個安全類的APP,針對性強,用戶接受成本低。
很好的方案。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你覺得用戶使用隱私模式的場景是什么?”
回答:“用戶不想留下瀏覽痕跡,所以會打開隱私模式后再去瀏覽網頁,使用完畢后再關掉該模式。”
繼續問:“有沒有可能用戶一直開著隱私模式壓根就不關。和每次都完成開關整套動作的場景比起來哪種更常見?”
一語中的。
第二個
自己打算優化一個產品的功能。花了2天時間梳理功能點,分析競品,最終拿著方案和原型去跟Boss review。
Boss 看了一眼,問:“改造這些功能是基于什么用戶場景?支撐這個場景的邏輯是什么?你如何判斷改造后的就會比之前的好?”
好吧,我只是認為可以提升用戶體驗,理由:
改造后的功能操作步驟減少;
改造后的功能設計更美觀、更符合趨勢;
別的競品已經是這么做的;
但是這些在Boss的問題面前毫無說服力,而且掉進了“主觀假設”的陷阱。
還是場景!
第三個
分享今天看到的一個段子:
客人:服務員,給我來杯水
- 服務員拿來一杯熱水
- 客人:我靠,這個水怎么這么燙啊!
- 服務員: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給你換一杯
- 服務員去換了一杯溫水來
- 客人拿起溫水給自己的女朋友洗了個手
依舊是場景!
連續發生的三件事情讓我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任何需求都不要脫離用戶場景,哪怕小到一個頁面元素的位置調整。
那么如何搭建一個高仿真的用戶場景。
和用戶聊天、觀察用戶行為、通過技術手段跟蹤用戶路徑、甚至可以通過主觀判斷去模擬。
?切記搭建出來的場景一定要符合能讓自己信服的邏輯,才能推給用戶去檢驗。千萬不要信“把用戶當傻子”這句話,用戶一點都不傻,只是懶。如果設計的場景讓用戶無感或者反感,就等著被罵死吧。
這個能力是檢驗優秀產品經理的唯一標準!一朝一夕練不成,再有天賦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