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一下阿姨今年過的怎么樣,然后阿姨就開始講她兒子帶回家的女朋友的種種不是。
阿姨是個很傳統(tǒng)的中國婦女,在我們家有6年了,和我們的關(guān)系處的很好。阿姨平時不太講話的,今天突然象換了一個人一樣,一直說個不停。
她講她兒子的女朋友大年三十招呼不打說好的陪她兒子一起過年然后就消失了。在她兒子孤立無助氣的把那女的的衣服全部扔光之后又出現(xiàn)大過年的還沒結(jié)婚就到他們老家去孩子的爺爺家連吃帶拿把本來就不富裕的家里所有好吃的都帶走并且還慫恿她兒子把家里的房子賣掉到上海買房子那怎么可能平時什么都不干吃的喝的都用她兒子的并且還比她兒子大很多歲她堅決不同意這個女孩他們結(jié)婚她一分錢都不會給……
我在旁邊一邊聽一邊是呀是呀這女的怎么能這樣你兒子才23歲不用太急長的還那么帥多談幾次戀愛就長經(jīng)驗了找這樣的女孩是有點虧……
一旁一直不說話的老婆突然提高了嗓音:停!阿姨,不要再說你兒子和他女朋友的不是了,你應(yīng)該祝福他們……我看了一眼老婆:是呀,阿姨,不能再說孩子不是了……
突然間我意識到了什么:TMD我怎么象個大媽一樣!
于是開始慢慢轉(zhuǎn)變談話方向:至少應(yīng)該解決身邊親人的問題吧。
不知道是阿姨不好意思反駁我還是在我們身邊耳濡目染這么多年,不過說實在的,自從我們接觸心理學(xué)和身心靈課程之后,阿姨也經(jīng)常留意我們的朋友圈,這兩年確實變化也很大,最后阿姨慢慢地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點點頭說自己懂了。
阿姨在抱怨自己兒子找的女朋友不好,不管對方是不是真的不好,那是別人的事情。
即使對方真的有問題,那么作為母親,應(yīng)該看看,為什么我的兒子能夠吸引到這樣的女人。如果有問題,那也是我兒子的問題。如果是我兒子的問題,那么我的兒子為什么會有問題,那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我平時對待孩子的模式出了什么問題令到我的兒子成為今天這個樣子,那我改如何做個調(diào)整,來改變我的模式進而影響我的兒子。
這種案例我們過來人都知道,如果家長越反對,其實對于當(dāng)事人雙方,反而會非要在一起,歷史上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反而是如果家長放下自己的成見,重新去面對他們,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
是的,這很難,那改變對方更難。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在平時的聊天中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阿姨太疼愛她的孩子。23歲的成年人,其實還沒有長大,所以在婚姻上還是在尋找一個安慰和保護,沒有成長成一個真正的男性。
當(dāng)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大多數(shù)我們總是在抱怨,覺得我們沒有遇到好的人。比如在婚姻中、在工作中,我們總會抱怨對面的愛人、領(lǐng)導(dǎo)、同事的不是,后來我們學(xué)習(xí)了、成長了,有句話說:你改變了,世界就變了。
那么,我們改變什么呢?我們該怎么改變呢?
微信群里一次一個媽媽很憤怒地問:憑什么是我改變?為什么不是對方去改變!就像我家的阿姨一樣:為什么是我改變,為什么不是那個女的改變?為什么不是我的兒子去改變。
改變不是讓你去忍讓、委屈求全、迎合、壓抑,或者是去包容對方。
改變是要在成長中改變,去改變你對一件事的看法。
當(dāng)你成長到一定的高度了,當(dāng)你跳出你那個固有的模式了,你自然就會明白:哦,原來是這個樣子呀。就像你已經(jīng)開始讀高中了,再回頭去看小學(xué)時候讓你為難的數(shù)學(xué)題,那自然也就不再是難題了。
在成長中改變,在成長中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在成長中調(diào)整自己看待外面世界的看法。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人和事的態(tài)度,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內(nèi)在的評價體系和我們內(nèi)在的價值觀在左右,這個問題,如果你成長過,你是懂的,不在這里寫了,要寫很長的(此處應(yīng)該呲牙表情配合一下)。
成長也不是讓你去用更高的理論說服別人。
比如你談判一個生意,你通過你的學(xué)習(xí),提高了你身體的靈敏度和覺知力,你感覺出了對方是在忽悠你,是在騙你。
成長之后不是讓你拍一下桌子,大喝一聲:你這個騙子,老子不是昔日吳下阿蒙了,你騙不了我了。成長之后的你要改變的是:如果覺察到對方欺騙了你,那我應(yīng)該反思,是我做了什么,令到對方欺騙我。是不是我自己不夠真誠,是不是我自己不夠尊重對方。如果是,就調(diào)整自己,改變自己,讓雙方不再互相欺騙。
同樣地,夫妻之間、親子之間也是一樣。
如果對方朝我發(fā)火,成長之后的我不是用更高的理論來壓制對方,也不是委屈自己假裝去包容。這個時候可以反觀自己,是我做了什么樣的事,是我當(dāng)下的態(tài)度,還是以往的方式,令到對方用這個態(tài)度來對我,那我應(yīng)該怎樣調(diào)整自己,怎樣改變我自己的態(tài)度,從而影響到對方。
我知道這很難,嗯,你也知道,沒有人說成長是很容易的。正因為成長這么難,才這么好玩呀。
但是很多人不覺得好玩,很多人都喜歡吃快餐,很多人都有奢望,如果像虛竹遇到無崖子一樣多好呀,腦門對腦門,瞬間成為內(nèi)功高手多輕松呀。
所以你看市面上有些很火的課程,某某大師說我的聲音是加持的,只用來聽聽我的課,什么都不用做就開悟了,這樣的課是很吸引人的。瞎扯!
微信公眾賬號后臺有人給我留言:如果我成長了,對方不成長那該怎么辦?也有的人說,本來我的家庭還是很平衡的,你讓我老婆去成長了,現(xiàn)在好了,這個成長被打破了,我為了和老婆一個高度,必須也要去成長了,你好壞喲~~~
成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成長不是聽聽大師的聲音就真的開悟了,也不是直接對著你的頂輪直接打通到海底輪。
成長是慢慢地在發(fā)生變化。
就像你的孩子,不是突然間掙脫你的懷抱長成一米八三的大個了,他是一天吃三頓飯,很多年后、在你不知不覺的過程中長這么大的。
而你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在慢慢地成長,可以這樣說,兒子的成長,也拉高了你的高度。同樣地,老婆的成長,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老公的高度。這就是所謂的一人成長,全家受益,民間不是有句俗話嗎:你負責(zé)賺錢養(yǎng)家,我負責(zé)成長開花。
你只管去成長,你只管看看有什么樣的改變,別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