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于中國玄學一直抱有莫大的興趣,廣東人喜歡把那本寫滿黃道吉日的小書叫做“通勝”。
于是我前幾年還真的買了一本來研究研究。
那是因為我心里一直有個疑問:是不是每逢國慶假期都是宜結婚請宴入伙拜神?
結果我翻爛那本黃歷,總結出來就是,要么天天都適合嫁娶,要么就是諸事不宜。
那我也可以去出版一本了。
幾年前,我聽老一輩說,“今年雙春兼閏月啊,要結婚入伙的得趕快吶,不然明年啥日子都不適合辦喜事。”
然后那年我爸媽估計每個月都要去幾次喜宴。
然后下一年,還是每個月都要去幾次喜宴。
呵呵。
喂說好的諸事不宜紅白退避呢。
然后我發現,辦喜事,哪里管啥好時機,兩個人你情我愿,挑個月黑風高夜,拜個天地就心滿意足了。
畢竟有人情紅包收,還有洞房花燭夜,你說對不。說不定結個婚賺一筆咧。
過了二十歲,就算是我這樣心態年輕的“老男孩”,也不得不開始關注這些婚慶喜日。
沒辦法,說不定某天你熟悉的老同學突然就和你說,喂,我要結婚啦。
我的天。
一起留堂寫檢討的時光還在眼前,突然就要喜結良緣,時間太快還是時機太快。
特別特別現在的人喜歡把婚宴放在國慶假期,大家都有時間相聚歡慶金童玉女。
如果適當時機,遇見適當的人,相伴余生,未嘗不是樂事一樁。
但是問題是,何謂適當時機,何謂適當的人。
我有個兄弟,算不上英俊瀟灑,但還算是長得順眼,普通大學本科畢業,在一家小公司努力打拼。不是人中之龍,但尚算中人之姿。
有天跑來和我說:我他么失戀了。
我納悶,他的前女友和他分開都快一年了,難道他有了新歡然后又被甩了嗎。
他低沉的說,不,是我的前女友,她和李先生一起了。
關系太亂,李先生是我兄弟的好朋友,所以故事梗概就是我兄弟的前女友和我兄弟的好朋友在一起了。
我想了想,對我兄弟說,那關你屁事。
他咬牙切齒的說,我最好的朋友和我前女友勾搭上了,我難道得開開心心地送上祝福嗎。
其實,你還真該愉快地送上祝福,因為你鐘情的姑娘,得到了她追求的幸福。
我們這一代,說得好聽的,是九零后,說得不好聽的,是一群瓜娃子。
如果放在五年前,我想我會這樣安慰我的兄弟:我草,那貨敢動咱們前嫂子,我馬上找人動了他,讓他招子放亮別招惹不該惹的人。
因為那是我的兄弟,我會用義氣去安慰他。
但道理大家都懂,前度就是過去,她怎么選擇,都與你無關。
唯一可惜的,是她挑選了你的好朋友,所以你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其實你不能容忍的,是你為她飽受冷風吹,為何她與別人打情罵俏。
好了,放在現在,你還跟我說,你一個大男人還不能容忍這前女友變相“出軌”?
你又有何資格去說不能容忍。
不是我潑你冷水,是社會把一大盆冷水往你頭上潑。
十八歲,成人禮。成年人了,能管住自己的喜怒哀樂了,那是不是可以談個小戀愛呢。
不,不能,你得好好高考。
好,那進大學了,我能不能轟轟烈烈地談一場天荒地老的愛情呢。
不,不能,你要好好讀書,找份好工作。
好,二十多歲了,工作穩定了,慢慢能在一個城市扎根了,我能不能不談戀愛享受單身自由。
不,不能,你得快點結婚,不然就回家相親,爸媽等著抱孫子呢。
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父母的一些表現。
我覺得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情況。
小學初中,不能談愛情是什么,不能正確灌輸恰當的性教育。
高中時期,你所有的努力都要托付在一場終極考試里。
大學時代,你談個屁的戀愛,好好讀書,拿個獎學金。
于是從小到大,家長似乎在談戀愛這個問題上,永遠反對。
好了,等到你大學畢業了,所有家長心里都懷著一個激動的夢想,天上快掉下一個優秀杰出有車有房的人和自己的兒女戀愛,對還得盡快結婚。
呵,想得真美。
但似乎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那與社會何干。
我剛上大學那會,我的表哥剛從大學畢業,他語重心長地和我說了一句話:此時先盡興,后頭得拼命。
我是不太懂。不用讀書,有自己的收入,能風花雪月不用顧忌父母的臉色了,這不是盡興嗎。
然后到了我這個年紀,我開始理解我表哥的話。
我的堂妹剛上大學,一切都覺得很新鮮,但是她的父母讓她好好讀書,別想著離開家了心就野了。
我是悄悄和我堂妹說,能玩就玩,管他呢,人不輕狂枉年少。
我是不敢和她說,不然以后,生活壓力,你起早貪黑奔波勞碌,只為生計,風花雪月都是奢望。
這個社會太殘酷。特別對于年輕一代。
我那時覺得九零后,也就是統稱了吧,就像七零八零后。但突然有人對我說,還有九五后咧。
我想了想,這個劃分太精妙了。
五年,五年是什么概念呢。
五年的概念就是絕大部分在九零后九五前出生的都進入社會了。
而如今的九五后,正在上大學,正在享受我們幾年前那些年少輕狂尋歡享樂。
進入社會又是個什么概念呢。
錢,錢,錢。你的一切,都是為了錢。
別再喝什么雞湯說什么夢想了,那都是我吹牛逼用的梗。
你一個剛步入社會的畢業生,職場小菜鳥,看著別人開豪車用名包吃大餐,羨慕吧,看著別人住豪宅去旅游大購物,羨慕吧。
這些,都來自于錢。
所以我說兄弟,你看你前女友都多大了。我們這一代進入社會就已經算是晚婚晚育了,而女生的青春不過是那么短短幾年,她已經把大學時代最青春最清純的歲月留給了你,現在她追求屬于自己一輩子不算奢華,但滿足物欲要求的幸福生活,她難道有錯嗎。
對,她沒有錯。
錯在你。
或者可以憤青點說句,錯在我們這個時代。
我已經不止一次和身邊朋友抱怨,物價飛漲,收入平緩,那房價還高高在上。
像我家里這種略算小康的家庭,要是真的得在家鄉買個好點的房子,估計也得咬咬牙擠出來,要是放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我估摸一百平米的房子能湊個首期就很不錯了。
好,你要結婚,你是男人,婚房得準備一套,車子代步得買一輛,有了車你得買個車位,有了孩子還得準備奶粉錢。
別得不說,按現在的普遍能力,剛步進社會的小青年,我相信沒有幾個能靠自己支付一套房子的首期吧。于是,我們還是靠父母。
可是,父母還能讓你依靠多久呢。
他們也老了,他們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不要怪責社會,只怪我們能力不夠,所以我們只能奮力邁步,去追趕這個時代的節奏。
社會有重擔,慢慢地,落在了我們年輕的一代里。
人都有煩惱,八零后在那個剛步入社會迎來經濟大改革的年代,遇見的煩惱肯定不會比我們少。
所以兄弟,我們是男人,我們得咬緊牙,撐起屬于自己的家。
那位姑娘,有了她可以依靠的男人,有了她的家。
而如今我們依舊四海為家,四處漂泊,何以為家。
所以不要輕易承諾,你我如今也沒資格去承諾。
生活這玩意,得沉著氣,涎著臉,好好走下去。
走出屬于自己的路,拼過自己的命,才有資格讓自己的女人盡興。
我始終很感激我父母。感激他們允許我任性,支持我繼續讀書,所以我才有時間在這里指手畫腳。
所以如果有哪里說得不妥當的地方,請原諒我見識短淺,我只是寫些最近看書的感悟。
請見諒,一個人的胡言亂語,一笑置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