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企業干法》反思公司運作

? ? ? ?楊斌老師給這本書的推薦是:中國企業的方法論。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融合西方現代管理之思想,給出實踐的解決方案,為中國企業的運作管理探索出新路。

? ? ? ?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企業運作管理的導航書,科班出身的我,自然是希望在書中找出些新意。提到企業管理,會想到:制度、職責、企業文化,公司戰略等等不能再熟悉的詞,上升到國家高度,“以人為本”的方針也慢慢滲透到企業中,這時會想到,怎么從法治企業(現代管理制度)又回到人治企業了,難道是一種退后嗎?

? ? 中國人自古以來看重“關系”,喜歡稱兄道弟、拉幫結派來做事情,剛開始優勢大大的有,書中列了一堆好處:

1、心往一處想,戰斗力集中,凝聚力強;
2、有感情成分,幸福指數高,會相互包容和理解,不會太較真;
3、運作成本低,響應速度快。

? ? ? ? ?讓我想到了家族企業。我目前的公司屬于家族傳承,真實的感受著人治企業帶來的高效率運作。但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站在企業的角度,當公司不斷壯大后,人治的劣勢就逐漸凸顯出來了:

1、企業變大后,感情無法輻射全部,容易派系林立,整個組織結構會出現不穩定性;
2、感情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無法量化和衡量,也容易情緒化。

? ? ? ? 這時候西方的現代管理制度派上用場了。所以想要公司做大做強,必須結合中國國情,既要人治(中國傳承)、也要法治(現代管理制度)。

在中國,企業的設計需要考慮四大元素:

1、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
2、具有現代社會大生產的特點;
3、符合當代社會現狀及發展趨勢;
4、符合企業現狀。

《孫子兵法》說,“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同理。

? ? ?這本書偏理論,對企業發展有戰略上的指導意義。真正想使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對公司的狀況有高度的敏銳感,有及時作出決策,樂觀調整方案的魄力,所以,貴在實踐。


這是2017年所讀的第9本書:楊斌《企業干法》

2017年我的讀書目標是:50+5+3并寫讀書筆記(中文50本、英文5本原著、3人專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