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學生時候長沙有個叫羅剛的電臺主持人,主持一檔夜晚十點到十二點的談心節目。其聲音超級無敵抓魂,攝人心魄,尤其是喝了點酒后上節目時的聲音狀態:一點點慵懶,一點點沙沉,一點點克制不住的怒氣…配著神秘園的背景音樂和更加讓人釋懷不了的片頭,每個晚上開烙在長沙各大院校里的各個男女同學的心尖尖上……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其中一個片頭:我吹著口哨,走在午夜岳麓山的崎地…那是怎樣的一個聲音啊和著口哨,結尾加上神秘園那個調,搞得我蠢蠢欲動了好久想去午夜走在岳麓山的崎地,對面男生宿舍陽光燦爛的天氣里也總有人一邊曬被子一邊吹著口哨,然后還完整的說上這一段片頭,后來我就沒忍住跑去學會了用口哨吹出那個調子來……學生時代總是有些狗血一樣的經歷…
md,跑題了,跑題了…
話說羅剛有天晚上,一開始節目就弄個很深沉的開場,說他見到一個青年,長長的頭發蓋住了眼睛,孤獨沉靜的一個人在臺上唱了一首歌,他說那個青年身上發出來的獨有氣質和那首表達的感覺,他覺得他們是同一類人,他想認識他,他叫樸樹,那首歌叫白樺林。那是我聽節目以來,羅剛第一次用這么誠摯的深沉的長的篇幅來表達對一個普通青年的欣賞,我不知道羅剛最后有沒有認識到彼時剛出道的樸樹,但那兩年白樺林深深的滲透到了各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成了另一個精神食糧的烙印。
但是我不喜歡白樺林,什么戰爭什么死亡什么嘩啦啦的白樺林,太深刻太哲學太想像了,唱唱什么樹上有只什么鳥,什么淋濕了我這顆潮濕的心等等不是會讓人更心情憂郁滄桑一點嗎?
那時正流行王小波的精神家園,我們校刊搞了個我的精神家園專欄,我真是個晚熟的無志青年啊,直到畢業都沒搞懂啥精神家園,但是這個專欄里的文章,卻如食堂門口偶遇男神雙目對視那一剎那電光火石一般焚燒了我的靈魂啊…到現在還記得有一篇里說“…他就那樣波浪不驚的站在樹蔭下看著我…”,我當時覺得那個波浪不驚用的直指人的七寸啊,太美妙了。
我靠,又跑題了…anyway我想說的是,白樺樹不喜歡,但是我記住了那個長長頭發不鳥人的樸樹。
后來樸樹發了專輯消失,又發專輯又消失,一晃好多年后我也循環了那些花兒,colorful day一些歌曲,但是在我循環的那些年里,我都已經沒有學生時代那么純粹的會雞血般的熱愛某個人或某個歌,只覺得it's on my way, it's on my way a, colorful day,嘶吼很多次就會讓人蠢蠢欲動。
一直到在湖南某個節目上再看到他和他媳婦時,樸樹已經消失了很長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他彈她唱,兩個人看著那個什么安靜孤獨不理世事的樣子坐在臺上,后面有評頭論足的人,這一對人像學生一樣美好的畫面和干干凈凈的聲音,無疑打動了無數人。我那時突然感覺好傷心,清高個性的樸樹都淪落到要參加這種被人評論點播的綜藝秀了嗎?我始終覺得為了某點目的然后放低姿態恣意迎合大眾,其實是在作踐自己,和作踐自己一路來壘砌的心血。
我想樸樹應該也是不喜歡那種熱鬧夸張的綜藝節目吧?
然后樸樹上完那個節目果然從此就消失了,一直到《后會無期》的《平凡之路》出現。就像某位大神說世界杯跌跌撞撞的某隊“經歷過曲折坎坷的球隊會更有韌勁和爆發力”一樣,經歷過那么長蓄勢積累和等待,樸樹應該會爆發出最最最炙熱的作品吧,比如《平凡之路》,循環多次,還是會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