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逐步滲透進人類社會中,并與人類社會規律相輔相成。如今,社交軟件把我們放在一張大型的網上,以此方式發現并利用人類社會的規律。同樣在自然社會中,自然界也有規律可尋。海平面的上升,全球變暖無不是自然對人類任性的懲罰。 要想和自然和諧共處,就需要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并加以利用。規律的得出需要用大量數據驗證推論,大數據的研究無疑是規律探尋的必經之路。然而一旦得出,并不是受益終身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數據,增加數據來確保規律的可靠性與時效性。
獲取和分析數據的不斷演變讓我意識到數據化到來的必要性,人們在一步步探索更適用于現代生活的工具和處理方式。數據化將人類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現在輕輕一搜索便可得出,大數據功不可沒。書中提到“數據化的實現讓抄襲學術作品行為無處藏身”,這讓我想起研究生論文的提交要通過數據庫同類文章的比對才能通過。在作假風氣盛行的今天,大數據幫我們設置了一道很高的屏障。
將紛雜的形式轉化為數據方便了我們從數據中發現藏在原本形式中的秘密。然而,大數據的運用也引發了隱私信息泄露的危害,大數據時代保護好成千上萬的數據迫在眉睫。作為一個“對書寫有根深蒂固敬畏之心的”90后,當務之急是要改變傳統觀念,轉變思維方式,接受“量化一切”的觀念。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