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冷的天,適合說一個暖的故事
我有個校友,明明是師弟,我卻喜歡叫他師兄。以前可以說是情場殺手,最高紀錄一年換五個,實在佩服。旁人都以為他會想要不斷刷新自己的紀錄,但是慢慢成熟的他,卻希望有段有結果的感情。其實我不知道究竟是時間改變了他還是那個女孩改變了他,他渴望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師兄想去吃的餐廳、想去看的電影,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女孩。那時候他在考研,女孩又準備生日,他買了一個要自己DIY,所有零件要自己制作的大房子模型,準備在女孩生日時給她個驚喜。他從早到晚都要看書,看累了就DIY一下那個模型,漸漸地椅子、桌子弄好了,客廳弄好了,臥室弄好了……足足一個月,模型才弄好。那時候我們聊天,他說那個女孩是他的閨蜜。女孩收到禮物時很是開心,不過說會猜到他送這個禮物,我有點吃驚他們的默契。
有次他截圖他倆的聊天記錄給我看,我說怎么是群聊的?還是七個人。然后師兄說,那些都是他倆的小號,為了搶紅包,我一聽,真的好有情趣……他們去長隆過萬圣節,全程手牽手玩鬼屋,回來后他開心地問我,算不算突破性進展,我說當然算啦!普通朋友會手牽手嗎?然后他還說牽到時心跳得很快,出了鬼屋后女孩叫他放手,他死命不放,女孩紅著臉說他流氓。看他在那興奮地描述,我取笑他“又一次初戀”。又說只是好朋友,好閨蜜?我打趣他。他說一開始真的沒有想那么多,但是相處久了,慢慢就喜歡上了。我說真像《我可能不會愛你》里面的李大仁和程又青。
我鼓勵師兄表白,但他怕萬一說破了不成功兩人回不到從前,畢竟現在他倆的關系也挺好的,一星期起碼見兩次,每天都會聊天,他害怕失去這一切。但最后他還是決定在她生日時表白。因為不敢當面說,他很“老土”地寫了封情書,但在關鍵時刻情書忘帶了。本來他想算了,開玩笑告訴女孩他本來還寫了情書給她,可惜忘帶了。誰知道女孩很執著,說一定要看,師兄立馬回去將情書改了幾百遍,然后給了女孩。
那晚他很著急地等待答案,很久之后,女孩微信回他說,其實一直沒往那方面想,一直以為兩人有時候的調情是開玩笑,但和師兄一起真的很開心,所以會認真考慮一下。師兄得到答案有點沮喪,我安慰說會考慮證明還是有希望啊,如果真的不喜歡鐵定婉拒啊,可能對方比較慢熱。
一星期后還沒得到答復,師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答復不能超過一個星期啊,師兄說。誰說的,我問。百度。我暈。覺得百度靠不住,師兄約了女孩出來吃飯,送她回家后微信問她怎么想的。問完后又立刻把微信下了,害怕看到答案。
他說從來沒有那么喜歡一個人,為一個人做那么多事,只怪當初太風流,現在有報應。我說現在很少男孩子這么用心了,你如果成功,我又相信愛情了。
最后你猜?
我又相信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