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燜茭白

油燜茭白是我家里經常吃的一道菜,我覺得這應該是一道經典的上海本幫菜,并不是說茭白只有上海才有,而是說上海版的油燜茭白才是我心里的正宗。

近來我常想著,應該把自己家里經常吃的那些菜如何做的方法寫下來,那些菜基本上都是從媽媽那里學來的,而且是大家都喜歡吃的家常菜,我的兒子每次回家我都會想方設法的弄給他吃,好讓他記住家的味道。我總有一個感覺,這些菜從我以后家里就不會有人繼續做了,兒子年齡不小了,自己也不成家,一個人從來也不做飯,吃飯就在單位食堂或路邊小店。我想如果能把這些菜的來龍去脈,制作方法和關鍵要點寫下來,說不定哪天他想吃的時候,而我們都不在了,他也許會照單抓藥,做幾個菜犒勞自己,順帶著就想起了自己的老爹老媽。

茭白是一種水生植物,其紡錘形的肉質根莖,表面顏色黃白或青黃,肉質肥嫩,纖維少,蛋白質含量高,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容易為人體所吸收。小時候,我們這座北方小城的河道濕地里面也會有野生的茭白,不過很少,菜市場偶爾才會有一些茭白,所以我們很少有機會吃到。不過最近幾十年,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物流也越來越發達,餐桌上也更加豐富多彩了,茭白也就成了家常菜。

我最早的那些關于油燜茭白的記憶都是來自老家的那些親戚那里,上海中華路1623號是我大舅舅家,他燒的菜非常好吃,上海重慶南路30弄35號是我奶奶家,六叔叔八叔叔都住在那里,八叔叔燒的菜也應該是老上海弄堂里的經典,在南京西路591弄里住著我的大姑媽,小姑媽,還有小嬢嬢。每次我到了上海,大多都會住在大舅舅家里,然后到各家去拜訪,每次到了家里,吃飯就是普通尋常的事情了,就是在那里我品嘗到了經典的上海味道,那仿佛是神仙般的滋味。如今那些人都已經不在了,那些房子有些拆掉了,有些是已經搬家走了,當我回上海去尋找那些老地方的時候,早已就不是印象里的樣子了,唯有那些記憶里的美食美味儲存在我的腦子里從來也不曾丟掉。

要做出好吃的油燜茭白一定是要選擇新鮮白嫩飽滿光滑的茭白,剝去嫩綠色的外殼,就會見到如凝脂玉般溫潤的根莖,又壯又嫩好像指尖稍一用力,便會沁出清凌凌的汁水,用刨刀削去靠近底部的外皮,那里的纖維比較多,清水洗凈后切成滾刀塊,這樣更容易入味。好的茭白肉質飽滿潔白,中間沒有空洞,這樣的茭白才會鮮嫩多汁。

做油燜茭白是不能焯水的,否則味道就進不去了,做這個菜的食材非常簡單,只需一些小蔥切成蔥花備用。油燜茭白要做的好吃主要就是要掌握方法。

在鍋中加入食用油,茭白并不吃油,但太少了不好煸炒。油熱倒入茭白,用中小火慢慢的把茭白煸透,你得有點耐心,這一步是成敗的關鍵,不斷地翻動直待象牙白的棱角鑲上了琥珀色金邊,這時就可以加入調味料了。

生抽老抽白糖細鹽適量,生抽調味提鮮,老抽上色增香,細鹽調咸淡,所謂適量,這是中國人炒菜的訣竅所在,增增減減全在于自己體驗把握,口味色澤也全在于此,我喜歡甜一些,所以加糖就多一點。

調料加好翻炒均勻上色,蓋上鍋蓋悶燒三分鐘,注意絕對不要加水,水汽沿著鍋蓋上升冷凝又滴下來,菜不會燒糊的,全程不加一滴水這是油燜茭白好吃的又一關鍵,否則就成紅燒了。最后收干湯汁,撒上蔥花,茭白裹挾著晶亮濃赤的醬汁,翠綠點綴其中,色澤紅潤,鮮嫩糯香,柔滑適口。

老上海把這種滋味喚作"煙火神仙"—,它既有市井的濃墨重彩,又不失水澤的清靈本真。此時我仿佛又看到了大舅舅家老城廂里的人間煙火,奶奶家那邊石庫門廚房里升騰飄蕩的熱氣,姑姑家新式里弄上空浮動的焦糖香味;這座城市的風味,原來是把水鄉的溫婉煉成了琥珀,將市井的喧騰熬作了糖霜,在烏油油的鑊氣里,成全了海派江南的第三種絕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油燜茭白蟹味菇】 食材:小茭白3個 蟹味菇100克 干紅椒4個 調料:菜籽油 味極鮮 水淀粉 黑胡椒粉 糖 方法...
    素之味閱讀 306評論 0 0
  • 在菜市場看到很新鮮的茭白,立刻就饞了。 用蔥姜熗鍋,加入蠔油,蜂蜜,鹽,雞粉,水淀粉,汁粘稠以后加入茭白,翻炒一下...
    嚴謹的美食者閱讀 669評論 1 6
  • 我總覺得,北方的春天不如江南有那么多特別鮮美的東西。北方春天最常見的春菜也就是香椿,這東西江南也有,嫩嫩的香椿芽炒...
    馬范橋人閱讀 3,282評論 41 228
  •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長沙 陰天 (農歷二零一七年十月初三) 我是日記星球96號星寶寶香油女王玲子...
    香油女王玲子閱讀 1,617評論 0 4
  •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每每與不同的友人談及上海菜,總是逃不掉濃油赤醬四字, 并伴以“上海菜甜得發齁...
    樸谷閱讀 2,238評論 27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