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一個我親愛的人。
他看的電視劇基本都是一個主題:打小日本,不知哪里來的愛國熱情,跟他在一起的四年里,目睹他看這類電視劇應該有幾十部,而我覺得這類電視劇最弱智。
他總是把計劃做到年、月、周、日,今天沒有完成的絕不會拖到明天,總是在做完既定的事情,才去娛樂,而我卻是一個沒有什么計劃的人,挺多能把計劃做到月,秉著率性而為,所以往往是先娛樂,結果娛著娛著就一直樂下去了,直到要洗洗睡了;
他也規定我們每個月存多少錢,我只能花多少錢,他自己只能花多少錢,經常算計著今年要達成多少量的儲蓄額度,好為以后積累資金。我自然是常常超出預算額度,只好撒撒嬌挖挖他的墻角或是求助于信用卡,好在這一點上,我們達成了一致,絕不碰定下的儲蓄;
我跟他性情愛好都不一樣,他不讀“無用”之書,聽的音樂是諸如鳳凰傳奇之類的網絡歌曲,不看美劇只追抗日劇。而我有時候會讀讀矯情的書,會看一下小說,對網絡歌曲最不屑,覺得抗日劇最弱智;
他也往往聽不懂我說的話,我偶爾的黑色幽默,這個自然是不懂的。比如就在剛剛,我埋怨他讀不懂我寫的,問他語文誰教的?他卻老老實實回答,不知道,忘記了……
這是他,但我還知道另外的一個他,那個可以在小雨天,光著腳丫給父母割回兩籮筐青草的少年。
寫了這些,都有點覺得會不會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太無趣了。可事實是跟他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有趣。因為他工作的性質,往往是聚少離多,大都是兩周回來一次,吃三四頓飯,過兩個夜就走了,我常常埋怨這不是把家當成了旅館嗎。他休息的時候,就不想動,只想賴在沙發上看看抗日神劇,所以我們在一起做的最多的就是上街買菜然后回家做飯。以前我廚藝不太好,他主廚,我副手,現在反過來了我主廚,他副手。兩個人共同研究屬于我們的菜系,盡管這些菜大都是家常菜,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卻大都是新菜系,新食譜。我學會了常德雞缽,常德鴨缽、牛肉缽、蒸魚、辣椒炒五花肉、五花肉土豆片、炒臘腸……還想做麻辣小龍蝦、排骨燉苦瓜、絕命雞翅……
我們想在農村建一個別墅,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要有一個游泳池,要有一片空地,種些瓜果蔬菜,到時等到了夏天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隨手從園子里摘一條翠翠的黃瓜下來,隨便往身上一擦,就可以嘣嘣脆的咬起來,想到這,好像嘴里已經溢滿了清香味兒。到時園子里,瓜藤下,有你,有我,有小孩嬉鬧,有蜜蜂飛舞,還有知了鳴叫。
老了,我們也一定很可愛,醒來覺得甚是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