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人和朋友說自己想創業但苦于資金不足,編輯了一天短信和朋友說明情況求助,朋友問需要多少資金,回答說“15W湊合,20W足夠”,過了一會兒,銀行通知30W到賬。
可能,故事中的朋友是個土豪,可能這是很單純的時代,可能這是很被看好的創業機遇,可能有很多可能……
和閨蜜聊天,閨蜜問到北漂的實習工資有多少,故意賣慘說除了房租就沒剩什么而且上個月工資結算出現點問題,這個月都晚吃土了。
需要多少,不夠我借你啊。
其實自己湊合一下還行,要不就借啊,但是要過年回家才給還啊。
支付寶賬號多少啊?
你要多少啊?
哇塞,100 ?200?
你確定?
嗯。。。。對啊。。。其實我也活的下去啊。。。
然后支付寶收到了300,有種很暖心的感覺。把這件事講給一個朋友說,不是很理解我開心的點在哪里,又不是給你的,只是借你啊。
是借是還,數額多少已然不是主要的了,是這份主動關懷的情意已經貴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