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秋思》

杜荀鶴《閩中秋思》原詩、注釋、翻譯、賞析


【原文】:

閩中秋思

(唐)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注釋】:

①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時所寫,后人評價極高,謂工于煉字。

“不堪一字,盡得風流”是詩文表情達意的最高境界。本詩在抒寫內(nèi)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從詩歌抒情方法入手加以分析,寫一段賞析文字。

答案:本詩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樂景襯哀情。前三句寫景,極盡明麗歡愉與氣象開闊之能事,全然無北國秋日之蕭瑟。末句兩個“堪”字,即構(gòu)成心緒的對比。他鄉(xiāng)雖美,但只堪圖畫,不能解思鄉(xiāng)之苦,作者鄉(xiāng)思愈濃。詩歌無一句明言鄉(xiāng)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讓全詩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翻譯】:

秋雨使叢叢紫菊顏色濃淡均勻,

金風吹拂片片紅蕉葉颯颯有聲。

閩中北面是高山南臨洶涌大海。

便于成圖作畫而道路崎嶇難行。

【賞析】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詩的開篇,即寫閩中秋景。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以雨中紫菊的艷麗色彩和風里紅蕉的清脆樂音,新鮮生動地寫出了南國特點。前句的一個“勻”字,極準確地勾畫出雨的細密,雨的輕柔。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雨是那樣的溫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將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濃淡均勻,讓人賞心悅目;而后句的“弄”字,則以擬人的手法將“風”人格化。閉著眼想想,風吹紅蕉,蕉葉聲聲有韻,這該是怎么的一種情致。這樣的一幅聲色俱備的圖畫,是很容易讓人陶醉的。

接下來的三、四兩句,詩人有意地拓開一筆,將筆觸延伸到人們的目力的盡處:“北畔是山南畔海”,詩句看似極為平實,卻高度地概括出閩中的地勢:北邊是山,山道彎彎;南邊是海,海浪滔滔。風景美妙得可以入畫,可以為詩,可以作為旁觀者興奮地指手畫腳,可是,真的走馬行船卻實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結(jié)句的“只堪圖畫不堪行”。這不僅是詩人由衷地慨嘆,也是全詩旨意之所在。

詩為詩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過這些“紫”、“紅”的耀眼色彩,透過那些音韻和諧的聲響,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抒寫的,原來是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懷,詩人筆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覺地印上了深深的鄉(xiāng)愁的印記。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為詩人一種情感的載體,成為詩人以景抒情的絕佳選擇。這就是所謂“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詩人跋涉異鄉(xiāng),旅途艱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懷鄉(xiāng)之感,則成為一種必然。可詩人在詩中,卻有意識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將極和諧的風景與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借此,含蓄地表達出詩人緣于內(nèi)心深處的隱痛。于是,一種叫作“鄉(xiāng)愁”的東西,也就隱逸于其中,彌漫于其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閑中好二首] 雙飛蝶,栩栩欲尋春。閑趁花陰撲,描他上繡裙。 楊花落,一任暖風吹。相逐成團去,隨風卻舞回。 [瀟湘...
    北溟魚_0ba3閱讀 4,374評論 1 10
  • 如今,碎片化時間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占據(jù)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我們的注意力隨時都可能被分散。騰訊新聞突然跳出來,國乒的...
    小白哥說閱讀 453評論 0 4
  • 造化鐘靈地, 人杰物豐盈, 窯藏千載事, 橋嵌狀元名。 工園興駿業(yè), 惠政灑甘霖。 歸陽多俊彥, 奮翼馭風云。 (...
    湘水碧波閱讀 703評論 0 2
  • 最近一階段的計劃和安排一一落停后,我總想著要寫篇文章來紀念一下這人生中第二個階段的獨立,這樣才方便記住這次拔節(jié)式的...
    柳笑笑閱讀 900評論 0 1
  • 鹿祭 在他爺爺下葬那天,挺著個大肚子的他阿娘終于生了。出生時很艱難,羊水都流干了他卻依舊縮在娘胎里沒半點動靜...
    鷗小樹閱讀 482評論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