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今年我看電影了嗎?居然記不起來只記得怡情時和孩子們刷了很多紀錄片,電影……真的大腦空白……
就假裝這是第一部吧,這也是第一次試圖寫觀后感,不擅長,依然樂于表達
這是一部關于疾病、關于死亡的電影。雖然人們常說哪怕活一百歲,人生不過才三萬多天而已,一張A4紙據說可以承載。但,顯示是,我們都相信自己是幸運兒,在自己的生活里浮浮沉沉、嬉笑怒罵,直到有一天死亡那個該死的家伙真的腳步聲近了。
就如電影的兩個主人公,修了一輩子洗車的前未畢業黑人大學生,一邊在車身下修車,滿臉比他的皮膚更黑的臟,一邊答著同事小伙兒給出的包羅萬象的問題——連無線電的發明者是誰他都能問出書上說的還是真正的那個,這么變態的問題……在接到電話的一剎那,手抖了,話筒落下,世界的聲音遠了……
一個是在法庭上傲慢捍衛自己“一間病房 兩張床位”原則的首屈一指的富翁,據說連總統都要聽他的。當慷慨激昂中一陣劇烈的咳嗽咳出一灘血,我們看到了他眼里的恐懼和猶疑。
這樣的兩個人,住進了同一件病房,富翁大叫著“我要獨立病房!”一邊被助手“你辦的是醫院,不是療養院”懟回去。他們倆從冷眼旁觀彼此,到共同創建“遺愿清單”,一起逃家用富翁的錢到了世界上每一個他們想去的角落,唯一是來年春天才能去的世界屋脊成了遺憾。
路上,一直不甘于沒有自己人生的黑人卡特在富翁的前面幫助下心甘情愿回到家,死在了家人身旁。
而富翁呢,憤然離開卡特給他安排的已斷絕關系的女兒家,在卡特死后,終于摁響了那個門鈴。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呢?正如開篇給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