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小寶貝哭了。”
“沒事媽,我沖好奶就過去。”
“那你不早說,給我抱啊。”
“媽,你別抱。他是故意大聲哭。不能慣毛病。”
“我還慣的你一身毛病呢!%&£~”
“就是哭兩聲,他哭夠了就不哭了。我同學家孩子都這樣。”
“你那都是些什么狠心爛腸子的同學啊,傷天害理的玩意。”
“?!”
最近,這樣的對話出現的頻率簡直是太高了,太高了!但凡孩子哭鬧我沒立刻把他抱起來,我媽就會一邊埋怨我一邊把孩子抱在懷里哄。我要想阻止她,肯定會引發一場家庭內部大爭吵。久而久之,我這個半歲的兒子越來越難帶:躺煩了也哭,翻不過身也哭,自己拿玩具打了頭也哭……總之就是,一不爽我就哭。哭兩聲就有姥姥抱,抱起來立馬不哭了。我媽看他不哭鬧了,一邊說你真是個壞蛋蛋,一邊抱著晃悠。這兩天更是發展到晚上睡覺的時候隔一會就起來哼哧,一定要抱抱才能放下再睡一會。一晚上起來五六次,實在是折磨人。
眼看苗頭不對,果斷抱兒子回家。晚上睡覺哭鬧,以拍背安撫為主,白天就跟他多說說要自己乖乖睡覺對身體好之類的話(我一直覺得母子連心,我說的他都懂)。第四天晚上除了餓了要吃奶的時候哼哧兩聲,其他的時間都在乖乖睡覺。再抱回家,姥姥直說孫孫長大了,變乖了,絕口不提一哭就抱的事。
以前只聽過隔輩親的可怕,自己沒經歷過就是不當回事。我一度以為像我媽這種“厲害”的女人,一輩子不會寵溺孩子。姐姐我可是被我媽拿著棍子揍大的,想想那個畫面真酸爽。現在聽到她一口一個“寶貝、乖乖、好孩孩”的叫我兒子,我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這是我媽能干出來的事?
或者是因為人老了,見到小孩就會格外親;又或者是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疼孩子,想要在孫輩身上彌補……總之隔輩親這種“病”潛伏在每個老年人身上,且一發不可收拾。主要表現就四個字:有求必應。造成的后果也是四個字:毀其一生。
我家就有活生生的倆例子。
我奶奶有三個兒子,大伯和小叔家都生了兒子,我奶奶就用自己的生命去寵愛這兩個孫子。說不得,打不得,恨不得所有事都替他干,所有禍都替他們擔。
我哥四歲了還不太會自己吃飯,我弟四歲倒是能自己吃飯可是個十足的小霸王,在幼兒園天天欺負小朋友。長大以后,我哥就變得唯唯諾諾,因為成人的世界里沒有奶奶給他擋風遮雨;我弟則流里流氣打架弄的一身傷,因為沒有奶奶在他惹禍之后給他擦屁股了。至于我嘛,因為我奶奶重男輕女,壓根不搭理我,于是我就有幸被我媽砸吧成一個像模像樣的人了。
我媽當然知道當年奶奶慣著我哥我弟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可在我兒子身上,她就失去了理智。我稍微嚴厲點,她就火大,說他才幾個月的小孩子懂什么;我跟她講溺愛的害處,她就板著臉保證等他大了絕對不慣毛病。我才不信呢,如果哪位奶奶或者姥姥這么說,媽媽們也千萬不要相信,因為隔輩親真的沒有底線!
一下子買三四頂帽子,美其名曰:這樣才好換洗。秋衣秋褲已經買到上小學的了,這還是我攔著。磨牙棒、小餅干成箱成箱的買!我看等小孩牙齒都長齊了也吃不完!孩子摔小汽車,她拍手叫好,摔壞了還夸孩子“真有勁”。反正,她孫子拉的屎都是香的!!
很喜歡那句話“如果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如此嬌慣我。”父母愛孩子愛的發狂,我可不能失去理智。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我打消了以后讓父母帶孩子的念頭,盡可能的自己帶著孩子,不嬌縱不溺愛,還可以適當的用點小暴力。當然,這一切都得背著老人家。被他們知道了,只會給你扣上一頂“心腸惡毒”的帽子。
阻止不了可怕的隔輩親,那就盡可能的把寵愛控制在別誤事的范圍內,畢竟孩子就長大一次,長歪了誰也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