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武漢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武漢的人,武漢的景,也漸漸的疏遠和暗淡了。唯有在每個清晨,看著面前難吃的拌面時,才會想起,哦,這要是在武漢過早,那該有多好啊……
我在武漢生活了四年的時間,學生時代最后的記憶埋葬在了這里。很難形容這座城市,這個讓我愛恨交加的地方。這座城市的四年,我騎遍了武漢的大街小巷,看遍了周圍的美麗風光,也,吃遍了武漢的各色美食?;蛟S是因為對他鄉的渴望,也或許因為這并不是屬于我的城市,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雖然它承載著我最為美好的甜蜜時光。
武漢雖然是一個有著久遠歷史的城市,但是商業的侵占,漸漸的讓這里歷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所以我的腦海里,那些景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已然褪色,唯有那些吃的東西,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
到武漢的第一天,同學招待,吃的是燒雞公,一道很大眾也很一般的菜肴,但是卻在那家的老板的手中變的不平凡。對于一個吃貨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只是此同學距離和我所在的學校距離甚遠,頗為遺憾。于是,我第一次對這個城市有了好感。
武漢的早餐很有名,最有名的大抵是熱干面了,不得不說那真是一個香。端上一碗走進教室,整個教室頓時彌散出一種勾魂的香,令人垂涎。雖然聞著好吃,可是卻與我無緣,我獨獨不愛此面。除卻熱干面,武漢好吃的早餐還有豆皮,制作工藝好玩,也很好吃。除去這些,還有這燒麥、歡喜坨、湯包、豆漿各種米粉和面。要說出名的地方,還是戶部巷了。這里基本上匯聚了武漢大多數的好吃的,但是要說是正宗的話,其實不然。武漢最好的吃的,永遠都是藏在大學邊上的墮落街,那才是武漢最正宗美食所在地。
戶部巷中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只有兩個地方,一家是小張烤魚總店,一家是周黑鴨胭脂路店。小張烤魚是個不錯的地方,雖然在別的地方也吃過烤魚,但還是最懷念那一家,只是他家的菜有一個武漢菜的通病,喜歡放孜然。這個困惑一直困惑了我好久,直到有一天我學會了吃孜然。胭脂路的周黑鴨店,是我大學時代經常光顧的一家店。那個時候的周黑鴨還不是很出名,但是那個時候的周黑鴨,絕對的是比現在的好好吃,而這一家店,就是周黑鴨當初為數不多的老店。
以前大學的時候,沒有多少錢,再著也沒有很多的時間。所以午餐大多都是在學校附近解決,來一份蓋澆飯,不亦樂乎。而這種吃法在武漢也是比較常見的,而在其他的地方,蓋澆飯也有,但是卻吃不出那種味道。在武漢很多高校的邊上,還有一種叫做土匪魚的菜,那也是極好的。
武漢吃午餐的地方我比較喜歡去口味堂(湖濱花園對面)和風波莊(虎泉)。前者適合喜歡吃辣的,后者屬于那種特色主題餐廳??谖短帽容^好吃的是招牌跺腳魚頭,看起來清清淡淡,實際上是辣的酣暢淋漓。風波莊是一家主題餐廳,武俠風格。對于我這樣的武俠迷來說,那真是極好的。整個餐廳裝修到店內音樂,乃至于術語和菜單無一不和武俠有關。叫上幾位好友,來一壇黃酒,再叫小二上幾碟小菜。吆五喝六的嬉笑間,生活的滋味悠然而現。
武漢的夏天,是武漢最為熱鬧和喧囂的時節。隨便找個小巷,找到一家小酒館,來一碟涼菜,就著一盆油燜大蝦,來幾瓶冰啤酒,真是愜意極了。而在吃燒烤的時候,在加上幾分鴨脖子、鴨鎖骨,那就更好了。說道鴨脖子,武漢可是一絕,比較出名的就有:周黑鴨、精武鴨、九九鴨脖、閔記鴨鎖骨、唐記棒棒鴨、廖記棒棒雞,更遑論那些路邊的小攤。
武漢吃晚飯和夜宵的地方還有一個比較出名,那就是吉慶街。這一條街,因為作家池莉而更加盛名。吉慶街比較適合去吃大排檔,尤其是在夏日的傍晚,約上幾個朋友,隱約還可以感受到江邊吹來的涼風,舒服無比。如果你約的是女孩紙,那么你在吃飯的時候,還會有那么一些賣藝的歌手和賣花的小姑涼,買一朵花或者給女孩紙點上那么一首歌 ,于歌聲中悠閑的進餐,是否,又會多了幾分浪漫呢?
周末的時候,帶上家人或者朋友,去游游山看看水,摘摘草莓,然后抵達湯遜湖,來份水煮魚或魚丸,再上一份糖蒜,又可以大快朵頤一頓。其實吃魚我更喜歡去梁子湖,正宗的武昌魚就是產自武漢和鄂州交界的梁子湖,梁子湖武昌魚十二對半刺,無論是紅燒還是清蒸都是一道美味。而梁子湖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不僅僅可以在島上吃到武漢絕大多數水產品,還在于,它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景點。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在島上吃了那么多水產品后,你能否不膩味……
武漢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一個讓吃貨流連忘返的地方。如果同樣的用一個時間段來形容武漢,我覺得武漢就是夏日的晚上。每個人都光著膀子,吃著燒烤,吆喝著劃拳,真實無比。他們不會裝腔作勢,是愛就是愛是恨就是恨,就是這樣,沒有著高大上,卻是草根的天堂。
它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城市,我不敢說自己真正的了解它,但是它確實就像是一個刺猬,在外人的眼中,永遠是布滿的尖刺,而很少有人看見他那柔軟的內心。想真正的了解這個城市,沒有好多年的融入和理解,是很難感受到它的內心,而你一旦融入,則會發現它那不為人知的美……
看著窗外,如流的人群,我又想起了武漢,那久違的味道和那一地的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