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密密尖刺外衣/圓的,扁的,方的,錐形的個頭/在金九銀十季節/紛紛脫去外衣墜地
板栗對于很多老家在農村的人來說,很親切,很熟悉。在農村,家里有栽栗子樹的,每年中秋時分,都會抗根竹竿,來到栗子樹下,敲打著一個個飽滿的栗子球。這時隨同而來的伙伴們,拿著個火鉗,提著個桶子或籃子。看見有落下的栗子球,就會用火鉗夾到桶子或籃子里。有時會忍不住想吃板栗,就會找個石頭砸開栗子球,取出里面的栗子,然后顧不上去皮,直接往嘴里送。有時心急,總會不小心被它外衣上的刺,給扎到手,老疼了。
板栗在我們中國很多地方有種植,而知名的有云南甘栗,有福建錐栗,有羅田板栗,有北京懷柔板栗,有河北遷西板栗。其中遷西板栗是馳名中外,是許多糖炒板栗商家首選的原料。
云南甘栗屬于成熟比較早,一般在中秋前半個月左右就上市。云南甘栗個頭大,水分足,不易保存,甜度一般。皮太厚,需要用小刀割個口子,才能炒,不能炒起來炸裂的威力太大,容易傷人。炒熟后趁熱吃還是不錯的,冷了容易變硬,口感比較木。
接著上市的是福建錐栗。同樣個大皮厚,水分足,也不易保存。炒制的時候,需要用刀子劃開一個口子,以防炒制炸裂傷著人。同樣是劃開炒的,炒熟后的福建錐栗比云南甘栗香,而且口感更粉 。福建錐栗長的好看,圓呼呼,有點像圓錐,因而得名錐栗,很多小孩子喜歡把玩。
羅田板栗、北京懷柔板栗、以及遷西板栗屬于燕山一帶出產的,成熟的比較晚,一般在中秋節后成熟,上市。羅田板栗個頭較大,皮也較厚;懷柔板栗個頭較小皮??;遷西板栗個小皮薄,口感屬于所有板栗中最甜的,也是最糯的 。懷柔板栗雖然也個小皮薄,但它的甜度以及糯度不如遷西板栗。同時,遷西板栗中外聞名,素有“板栗之王”冠號。一般外銷,出口日本、東南亞地區。北京懷柔板栗和遷西板栗在炒制時都無需用刀子劃開,直接炒就行,當然在炒制中,要隨時注意板栗成熟度,控制炒鍋溫度,及時取出來,炒過了,就會炸掉,那就大大的浪費了。當然火候不到的話,就比較硬,口感不糯,冷了會變硬。遷西板栗炒熟后,正常溫度可以保持好幾天,當然若放在冰箱里保鮮或冷凍,那就更久了。同時它不會回生變硬,除了口感沒有剛出爐時好。
還有就是,剛出爐的板栗不能立刻賽到嘴里吃,需要過幾分鐘,讓它稍微冷卻。因為剛出爐的板栗,由于沒有開口,里面有熱氣,你一咬,里面熱氣容易灼傷口腔。
很多喜歡吃板栗的朋友,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糖炒板栗好是好吃,就是不易去皮。下面讓我以圖文方式來給大家介紹兩種糖炒板栗去皮方法。
第一種,徒手去皮
炒熟了的板栗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板栗尖的一頭,凸的一面面對拇指,像剝花生一樣,稍稍用力一捏,注意力要向前點使。
這是經過拇指和食指合力后,捏開了口子的板栗
沿著裂口,就可以輕易剝開板栗,取出栗肉
第二種,用栗爪去皮
用栗爪有齒的那面,在板栗凸起的一面,輕輕按一下,按出壓痕
這是栗爪按壓后的效果,有一道裂縫
用拇指和食指,按住裂縫兩頭,輕輕一捏
效果像這樣,注意力氣別太大
去皮,取出栗肉
有時力氣大了,就成這樣,直接把板栗弄成了兩份,沒事
我們可以用栗爪尾部那個勺子樣的地方,把栗肉挑出來
像這樣
當然還有其他剝板栗的方法,比如裝袋子里面用力摔打,這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掃索看看。
有一個小細節大伙需要注意,熱呼呼的板栗,不要因為怕它冷的快,而用袋子或其他東西包起來。因為這樣的話,容易使板栗里面的內皮粘住栗肉,而不易去掉。
板栗除了我們在街頭常見的糖炒外,還有許多其他吃法。可以用來燒菜,比如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板栗燉排骨;也可以拿來包粽子;還可以做餅,比如板栗酥。當然板栗可以用水煮了吃,不過那口感肯定沒有糖炒的香,但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吃了不上火。
板栗的營養價值很高的,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具有強身健體、補腎強精功效,老少皆宜!當然,東西雖好,可不要吃多,容易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