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在某一專業領域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
大腦,這個回答當之無愧。但是對于大腦是如何思考如何運用的,大多數人都知之甚少。在時間管理、精力管理各種理論頻繁占據現代人的學習目標和培訓的時候,系統地去理解自我的頭腦運行機制和具有針對性地去改善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方法卻鮮而有之。
特奧·康普諾利先生所著的《慢思考》一書,填補了這段空白。此書幫助人們去探索大腦的科學真相,釋放個人的潛力,在多維鏈接的復雜真實生活和工作場景中,為讀者開辟一條清晰的小徑。
《慢思考》一書英文原名為“Brainchains”,如果直譯的話可譯為“大腦鎖鏈”,象征很多行為、習慣、外界因素等等對大腦以至精力表現的禁錮、抑制這樣的消極影響。《慢思考》這本書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大腦的真相,反射腦、思考腦和存儲腦三個區域的大腦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和精力的。
第二部分:分類講解“隨時在線”“多任務并行”“壓力”和“睡眠不足”對生活、工作表現的消極影響,這些就如同大腦鎖鏈,把思考和行為都畫地為牢。
第三部分:進一步詳述開啟種種類別大腦鎖鏈的實用工具和秘訣。
在通讀全書后,讀者很容易可以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更加明白專注思考的意義非同小可。《慢思考》這本書為讀者所欽佩和喜愛的原因之一是:特奧·康普諾利教授并不僅僅是提出理論來嚇唬讀者,而是通過圖畫生動展示理論,在理論之后又輔以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秘訣,幫助讀者培養更好的行為習慣,滿滿的干貨讓讀者感動作者的誠意。
這里只以簡述書中的兩條實用小建議,更多的精彩需要大家自己去翻閱探尋。
1.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的方法
大腦中,反射腦充當的是沖動的“壞小子”角色。反射腦的反應速度很快,可以快速地處理無須思考的常規性事物,形成人的“直覺”。但因為很多是無意識的快速反應,就會給大腦的主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例如“錨定偏見”、“樂觀偏見”、“可用性偏見”、“光環效應”等等錯誤習慣。人一旦依賴錯誤的習慣生活或者工作,所犯的錯誤就會如蝴蝶效應一樣引起一連串的可怕后果。
而好的習慣可以使事情更快、更高效,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深入了解到壞習慣會摧毀我們的智力生產力以后,就會有強烈改變的決心,不過,光靠態度和意志力是不夠的,《慢思考》書中介紹了一種“ABC分析與日志法”來幫助改變壞的習慣,不讓反射腦做出“令人討厭”的習慣行為。
以個人舉例,我有個不太好的習慣:每天上班以后打開電腦后就會登陸微信、QQ和公司郵箱。之后隨之而來的是電腦界面跳出來新聞推送頁面,因為新聞標題吸引人,我都會用鼠標點開感興趣的鏈接看看新聞,然后半個小時過去后才會想起來開始辦公。也深知自己的習慣浪費自己太多時間和精力,但我想改卻改不掉。讀完《慢思考》后,根據作者提出的ABC分析法,可以把我的惡習列為以下分析:
從圖表可以看出,剛開始工作瀏覽網頁所帶來的“好后果”是可以了解最新的熱點話題,增加談資,而“不好的后果”是浪費了時間,增加了罪惡感,帶來一定的心里壓力。在這其中,“增加談資”這個后果是豐富與其他人的聊天內容,并不代表溝通中所有的有效話題,也不代表溝通的過程一定是順暢的。為了達到“豐富談資”這個目的,可以在其他時間獲取資訊,不必占用剛上班時的黃金時間。
通過分析,找出自己的壞習慣的根源,并且通過誘因和行為的改變,達到改善自己惡習的成果。誘因方面,把QQ、瀏覽器、郵箱的新聞頁面都設置為拒絕自動推送,杜絕誘因的自動彈出。習慣上,把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分鐘從讀新聞轉變成列舉當天的工作清單。
當想要了解最新的新聞時,在午休前的最后五分鐘內快速瀏覽門戶網站的新聞,控制了時間,也增加自己在工作時間的專注力,保證工作時間更充裕。最后五分鐘的閑暇,也稱為我改掉“惡習”的一項小小獎勵。
2.在多任務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慢思考》書中指出,作為創造力和成果最有貢獻的思考腦,是慢而成熟,不能三心二意的。也就是說,專注地思考是完成任務最為有效、結果最好的方式,任何干擾思考腦運行的舉動都是在損害自己的真正效率和效果。
但是現實工作中,只遇到一件事情需要處理,是不現實的,多個任務一起下達才是實際工作的常態。《慢思考》書中將管理學中的艾森豪威爾原理和帕累托法則運用的任務分析中,將多項并行的任務分為不同優先級的完成緊急程度,再提出相應的策略供讀者學習、應用。最為詳細講解的是批量處理,劃分批次、一次完成一個任務、有效標注、適當休息等步驟形成一個工作循環,將工作序列化,工作成果也更加顯而易見。
通過學習這本書的多任務并行處理的方法,我把工作中按照所列清單一個接另一個順次完成的習慣改變成:挑出類似任務批量處理,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效率,雖然看上去每次都只在做一件事,但是所有事完成得更快更好,從一天的工作效果看,效率確實提高了很多,再加上下班前的回顧環節,工作上出錯率大大下降。
工作中,我需要兼顧行政和產品后臺運營的工作,每天的工作繁瑣而雜亂,例如行政相關的會議安排、領導的出行計劃、辦公室的辦公產品購買和日常預算等等,運營工作也包括新產品的宣導、銷售人員的合規監管和培訓、銷售業績的統籌和傭金的核算等等。之前按照列表來順次執行,經常會遇到領導的臨時安排緊急工作,忙完指派的工作后,再回到之前的工作中,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后,很多事需要從新再做,很浪費精力。
學習了《慢思考》中的方法,我把清單里待完成的工作做了分類,把很多常規工作跨越行政和運營的類別之分做了合并,批量處理。例如把需要給領導簽字的報銷單、會議記錄、傭金結算審批等歸為一類,統一找領導簽字。又比如公司郵箱的郵件,通過分類,把總部關鍵領導的郵件歸類成星標郵件,把廣告和休閑消息類的郵件都放入到次垃圾收件箱中,這樣一來,每天查看郵箱不再是件苦差事,首先查看星標郵件,再查看普通郵件,做到了任務輕重的劃分,有的放矢,不再覺得自己被海浪一樣的郵件沖擊得應接不暇了。書中除了以上的法則、方法,還有離線思考、恢復睡眠、平衡壓力等等秘訣幫助讀者進一步打破鎖鏈,解放大腦。
例如現實中,如果我遇到緊急的新產品宣導工作,這種工作嘗嘗是臨時出現的,如果按照清單順序,要放在最后,而實際工作中要首先來做這個任務,溝通簡版和制作產品概要。所以排除干擾后,專心處理首要事件,簡化工作的同時,也為其他諸如產品培訓等任務節省時間。這就是通過學習書中的帕累托法則任務分級、排除干擾、離線思考這些方法綜合運用的成效。
這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是作者特奧·康普諾利在研修了600多種出版物、調研了1200位專家的科研成果后總結而出的。看似簡單,卻兼具實用性和效率性。作為醫學家和心理學家,特奧·康普諾利教授研究領域廣博又精深。他所編撰的書中,即有醫學中大量科學的真實數據和理論支撐,又有心理學上的定律和解決方法,可以說是一本內容詳實的,關于如何思考如何提高專注力的實踐范本。
也許,讀了這本書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當手頭上同時處理數項工作時,我們口中的效率,其實是“瞎忙”。當我們面對過量的信息驚喜世界真豐富多彩時,可能我們面臨的選擇更少,時間和精力在不知不覺中偷偷跑掉,直到發現實事做的少還蠻尷尬,才原來專注不那么容易。
如果你也需要指點迷津,解決這些困擾,不可錯過特奧·康普諾利教授所著的這本授人以漁的書——《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