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較震撼我自己的一句話是“能給我點兒柚子吃嗎?”這句話是我自己說出來的,但是,兩個同事卻都說我說話這么橫干嘛……我今天做的比較好的是,我沒有立即反駁,以前的自己肯定會為自己辯駁說“我哪兒橫了……”,但今天想到的是,要反思~雖然是經常一起玩鬧的同事,但是,在自己本無有意的前提下,說出來的話讓兩個人都認為“橫”,就要調整自己了~
這兩天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糾結”上面,昨天是因為“面子”而糾結,今天是因為“算計”~群內微友發消息說,今天京東上99塊錢可以買10本書~看到后立馬去京東頁面搜索書籍了~購物車里加了很多書:自控力,自卑與超越,從零開始讀懂金融學,你總是想的太多,別說你懂社交禮儀,尋找時間的人,一本書讀懂金融常識,深度社交,會說話不尷尬,一無所有 一無所懼 張幼儀傳,查理芒格的投資邏輯,做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人性的弱點……然而,當湊夠10本以后,我糾結我要不要買了,雖然每本最后只10元錢,但我糾結我這樣只是趁著便宜就買的心態是不是對的,我買了很多書,我都沒有看,有的看不進去,有的看了就覺得寫的內容毫無讀下去的興趣;想到了讀它們占用的時間,如果我把時間用來看這些書,我的專業書又要什么時候看?深知自己的時間利用能力很差,精力管理能力依然差,我糾結我如果再買來這10本書會不會又是束之高閣,或者會壓在我內心深處,時不時的浮上心頭責備我“你有很多書都沒有看,你為什么不看”……再想想上面那些書籍,關于認知心理學的,關于金融的,關于如何說話的,哪一類書籍我沒買過,真心想看的話,何不把那些壓箱底的先看了,先吃透了……最終,我決定放棄這個99元10本書的機會~我想,糾結之后的決定會是對的~
說到“想的太多”,我還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周日一個同學說他周二周三休假過來我這邊,我的回復是隨便,最后他也沒明確告知是否過來,我以為他會過來,但是一直也沒給我發消息,我自己竟然腦補他要給我一個驚喜………………我把友情想的有點兒過了……要反思~
別想那么多沒用的了,行動起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