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么會喜歡男孩梁博,愛上搖滾
我們為什么會喜歡男孩梁博,愛上搖滾,這個問題我早在他唱《北京北京》的時候就開始思考,當時只是模模糊糊有一個輪廓,思考了很多天,直到現在,才整理成一些算是答案吧。我們為什么喜歡梁博,愛上搖滾。我想是梁博那種傲骨,在每一次深鞠躬的軀體中透出的那副傲骨。以及搖滾帶來的態度,自由的精神,對人性和文化的關懷和反省,而所有這一切,在用搖滾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時候,我想:我們已經徹底愛上搖滾,無可救藥了。
在選秀史上,應該會有兩個人物會被歷史記載,12年好聲音梁博,05年超女李宇春,他們兩位應該是可以能夠載入選秀史冊的兩個代表人物。
總是,會有些人喜歡在突然出現后突然消失,在消失許久之后又突然出現,來來回回之中讓人搞不清他具體在做些什么。在這段空窗期中,外界情緒往往從滿懷期待變成紛紛猜測,從流言漫天到夾槍帶棒,再到最后的漸漸遺忘,一個人在公眾視野里慢慢從白色的高光走進黑色的陰影。這些人之中,就有梁博。
在12年《中國好聲音》奪冠之后,梁博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參加的綜藝節目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好聲音》之后,梁博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這五年間,梁博去做什么了?奪冠之后,所有人都對他充滿期待,但是他覺得自己需要沉淀,然后奪冠后迅速消失,進而時至今日,篩選出所有真正靜心做音樂的人對他充滿期待,但這種期待遠遠達不到梁博對自己期待的那種程度;所以他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做音樂,近乎到了強迫癥的地步。因此,梁博選擇了去美國繼續深造,而且在那段時間里創作了不下五十首的歌曲,包括很多沒有發表的歌,這也是因為他覺得大部分歌曲沒能寫出他想要的感覺,他總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如果05年看到一個超偶像歌手的力量,那12年夏天橫空出世、一路逆襲的梁博卻真的將一個赤誠的音樂夢想通過歌手最純粹的表演形式展現在世人眼前。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靈魂”這個詞很多人都不屑于說了,可是梁博在歌曲里很直白的一遍遍唱著“靈魂歌手”,他對音樂的認真和嚴肅,真誠和執拗,讓觀眾不自覺的想要進入他的音樂世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人人都把有音樂夢想掛在嘴邊,急著出唱片、急著接商演、急著想出名的時代,梁博是一個特例。
直到今年湖南衛視的的《歌手》,看到梁博的名字,大家才回神明白:哦,他又回來了。梁博自己說:他不屑于比賽,這次站上《歌手》的舞臺,是因為他想要觀眾聽過他的作品之后能夠由衷地鼓掌,這就是一個歌手畢生都在追求的東西。
當他走上舞臺,觀眾們仿佛還停留在他當年拿冠軍的時候。還是同樣的裝扮,還是同樣的發型,還是同樣的吉他,還是同樣的姿態和眼神,還是同樣空靈和撕裂的聲音。所有人都把梁博當成是那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唱著別人的歌,玩著別人的音樂,忘了他是個創作歌手,直到開口發聲的那一刻,大家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梁博。
間歇性消失不見,持續性思考創作,潛藏在心中的情緒會在登臺發聲的那一刻瞬然迸發。觀眾往往因為久違的等待守候和突如其來超出預想的震撼激動陷入他的歌聲不能自已,在那一夜所有的溢美之詞如紙片般飛來,一個被遺忘的人在一夜之間重新回到聚光燈下,接受所有溫暖和光亮。但在強光照耀下的梁博身旁,總有一道他自己的影子,需要他自己關顧照料,如同白晝給予人精神與活力,黑夜賦予人創造與靈感。
站在聚光燈下的他,幾乎永遠是黑白的造型,衣服上沒有多余的顏色,簡單硬朗。背著的吉他像是唯一的點綴,但操起琴來彈奏演唱時,又發現吉他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一張臉孔上盡是堅毅和剛強。突然強烈地感覺到,他有點像年輕的竇唯、鄭鈞、許巍、汪峰或是其他什么人,只不過多了新時代的理想主義,除了憤怒和革命之外,還有對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這樣一個低調沉穩,內斂含蓄的歌手在人間蒸發之后回到大眾的視線,總是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用發通告,不需要預熱和彩排,覺得機會到了,時機對了,等待夠了,帶著他的樂隊就回來了。
或許樂壇的大多數人言語矯飾,笑容虛偽,眼角眉梢都寫滿欲望。而只有梁博,眼睛里完全看不到欲望,安靜澄澈,干凈質樸,淡定自然,不張揚,不炫耀,不申訴,不求告,又帶著少年意氣,將破未破的高音嘶吼出來,最質樸,卻一下子直指人心。
他的老板這樣說他:梁博是一個對音樂要求有自己完整表達的藝人,所謂完整的表達就是,他要唱自己的歌,詞曲都是自己的,細節到用什么樣的樂器,都要聽他的。正是這樣的親力親為,對作品的執拗堅持,才讓梁博的歌一開口,就有了能夠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的顏色就是黑白的,幾乎不存在過渡的中間地帶。對待音樂一手包辦詞曲創作,配器要親自要求選擇,編曲也必須符合自己的想法,演出時富有激情和力量,釋放所有情緒和感情,然后把選擇權交還給大眾,自己鞠躬道謝之后又退回了自己的世界。
人們總是喜歡自由灑脫,認為那是一種隨性的表現,輕盈自在的狀態讓人艷羨至極。而梁博給人就是這種印象,但是我卻在其中看到他內心蘊藏著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來自于外界的對抗,而是來自于對內心堅定不移的承諾。當承諾實現,愿望達成,哪怕是千萬人的山呼海嘯,都能巋然不動,內心安定從來不是因為焦慮虛無,而是保持著絕對的堅守。
梁博作為一個踏踏實實,認真專注的音樂人,永遠沉浸于自己的音樂世界,不在乎多余的虛榮,浮華。他始終是黑白的,顏色像天邊的疏云。那云漂浮時沒有重量,出走時隨性自由。正如汪峰所言:“梁博有著迥異于同齡人的清醒和堅韌,他所呈現出來的音樂,以及驚人的真實感,令人動容。”
他很真誠,所以不顧歌詞的直白與單純,因為他曾說思考出來的文字,不如心里冒出來的文字。他很勇敢,敢在電視節目上唱著“電視里的那些朋友爭著去做奴隸”。
記得村上春樹的說過一句話,我們創作的理由,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個人靈魂的尊嚴浮現出來,將光線投在上面,敲響警鐘,以免我們的靈魂被世俗糾纏和損貶。
或許這與當今娛樂圈過分包裝,急功近利的趨勢背道而馳,或許不能大紅大紫,但是,梁博表達的是生命的綻放和靈魂的吶喊,這樣的音樂人是非常值得人們尊敬和喜愛的。
并且,真正的搖滾可以頹廢,迷惑,憤怒,平靜,性感,青春,光明,慈悲,甚至夸張,但它必須真誠,它需要作者把自己心里最深的情緒扒出來給你看,從這一點上來說梁博得天獨厚,因為他簡單純粹,他用每一個詞、每一個音符來堆砌心中的靈魂高度,簡單、直白。這也正是梁博難能可貴的地方,用最簡單純粹的東西,直擊人心,這或許就是搖滾的意義,也是我們瘋狂愛上搖滾的意義。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在浮躁污濁不堪的時代,我們漸漸迷失,喪失了真正的自我,驀然回首,瞬間覺得,梁博猶如一股清流感染著我們,他的超脫,他的自由奔放,他的隨性灑脫,他的身上散發的在這個社會里罕見的單純純粹于剎那間讓我們無比感動,他對搖滾的忠誠的態度,他的純凈,他的通透與桀驁不馴最終都使我們淪陷,在一瞬間讓我們回歸,找到了自己,回到了初心,而那么喜歡男孩梁博,愛上搖滾。
PS:圖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