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會提了好多次了,不過都以組團式聚會收場。不過這次都進行到湊錢的份上了,看來是真的了。
顯然這個標題直接暴露了我的年齡。不過沒關系,認真看這篇文章的人,你們一定比我更老。
因為,我是班里「最小」的一個:)
從沒參加過同學會,一切只能想象。
見得最多的同學會,差不多是這樣的畫面:農家樂,門口拉上一個大橫幅,紅底白字,XX學校72級,一群肚子滾圓的大叔加上廣場舞既視感的大媽,紅著臉、酒氣沖天、對著卡拉OK亂吼一通、放肆的笑、放肆的鬧。
每次見到這樣的場景,都要躲得遠遠的,怕哪個酒瘋子把啤酒瓶砸在了我頭上。
當然,電視里更多的畫面是這樣的:海邊的泳池旁、溫暖的燈光、柔美的薩克斯、華美的禮服和精致的蝴蝶結、紅酒、BBQ、還有紳士般的微笑。
不管是農家樂,還是泳池邊,屬于自己的同學會,總是值得期待的...
你還能記起每一個同學的名字嗎?
12年的時間不算短,除了特別喜歡的和有仇的,確實很難念出每個同學的名字,實在是太抱歉了,和我一樣的同學請舉個手。
不過,前不久廣州的同學小聚,某同學見面前微信里竟然讓我們告知衣著的顏色,怕!認!錯!人!不點名,同學會自罰三杯吧。
四年的交集,十二年的分離足以讓你忘記部分名字,但見面時的彼此的樣貌一定能讓你回到12年前的某個片段,那是四年的交集留下的痕跡。
一個人的青春VS一群人的青春
高中太小,研究生太老,大學剛好。
我們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這里。
愛與恨、成功與挫敗、失落與驚喜、關于青春的符號密密麻麻的寫在這段日子。這些情緒伴隨著我們四年的成長,也曾經是畢業后一段時間頻繁出現的回憶。
畢業后各奔東西,生活的壓力讓這段回憶慢慢雪藏。朋友間偶爾聊到,這些片段可能也只成為你混跡江湖的工具和談資。漸漸的就這樣相忘了。
一群人的青春變成了一個人的青春。
一個人的回憶 VS 一群人的回憶
離開學校的日子,還停留在短信的年代,幾年的努力能把老同學都收進微信群里,建群的同學必須給他點個贊,雖然我不知道是誰干的。** 這家伙一定是思念曾經暗戀過的某某,又苦于找不到對方微信號而出此下策。 **
幸運的是,這個群里沒有小廣告,也沒有拉票的。除了約酒外,滿滿的都是回憶。原本模糊的片段,在部分具有挖墳的精神各路大神作用下,一下變得清晰起來。
原來在食堂帶頭鬧事的是大王
原來在女生樓下捧著玫瑰嚎叫著求愛的是XX(不點名,怕被打)
原來床底下藏滿了我們水彩畫的體育老師叫XX(也不點名,萬一人家是真心喜歡)
難得的是,還有人保存了不少影像證據,在那個膠片時代,這些黑材料簡直太珍貴了!
一個人的回憶是2D,一群人的回憶簡直超越4D+。
做了4的年同學,12年的網友,現在到一起面對面尋找青春的時候了。
總拿回憶說事,不是我們老了,是更懂珍惜
誰沒有矯情過?看個偶像劇還哭得稀里嘩啦的。
80后的青春漸行漸遠,喜歡上回憶,是因為我們經歷太多,所以更懂珍惜。
親愛的小伙伴,不管那四年里發生過什么?如果還在擔心家屬的猜忌,請告訴他,這是一場關于青春的祭奠,除了愛情,還有更珍貴的友情,在那個單純的只有同學的青春里,同學會也只會單純的只留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