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 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

琴,正樂也,君子之器;

琴,亦傳情,萬物之音皆得抒。

這里的琴,當然指的是古代的七弦琴,現在我們稱為古琴。因古琴有九德之說,象征正德,所以古人將它視為君子之器。

古琴九德最早出自明代蔣克謙《琴書大全·琴制》,九德指:奇、古、透、潤、靜、勻、圓、清、芬。明朝萬歷三十七年楊倫撰輯的《琴譜合璧》中說:“蓄琴者,欲其九德具備,無收庸材”。古琴九德也與賢人九德(指古代賢人所具備的九種優良品德)相輔相成,后世對賢人九德之說解釋較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記載的: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邢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

《白虎通義》中說“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于正道,故謂之琴”,這也正是古代賢人多擅撫琴之故。

天地悠悠,愴然泣下

春秋著名的音樂家孔子—孔仲尼,提到孔子,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思想成就。然而他的音樂成就與教育思想一樣,對后世影響深遠。相傳他曾向衛國樂官師襄學琴,問禮于老聃,問樂于萇弘,這樣一位能鼓瑟、吹笙、擊磬、喜唱歌的妙人,最終成就了以《樂記》為代表的儒家音樂理論。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時任魯國大司寇一職,總領國政。齊人畏懼,遂獻舞姬給魯國君,使魯國君疏遠孔子。后孔子無奈離開魯國,唱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被蛟S孔子也想過安穩平靜度過余生,只是壯志難酬何所寄,回望魯國卻又被龜山遮擋,所以作《龜山操》,歌詞中說沒有斧頭沒有斧柄,能拿龜山怎么樣呢?那一刻的回眸,他的眼底和心里,該是有何等的悲涼,又是否抱有一絲希望?后來孔子輾轉多國,都沒有得到重用,就想到晉國去見趙簡子,卻聽說他將曾經利用從政的竇和舜華殺害,知道趙簡子也非善類,于是返回鄉野。作《陬操》表示哀嘆,歌詞說:“秋水深兮風揚波,船楫顛倒更相和,歸來歸來歸為期?!?/p>

滄海桑田,這世間風云變幻,即便是面對相同的風景,我們亦不能體會當年孔子的情與哀。幸好他還能與琴為友,在思量與彷徨間,以琴和之,聊作慰藉。

不知君有幾多愁,惟愿琴聲可解憂。

鳳求凰

《禮記·樂記》中有“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之句,意思是情感要用聲音來表達,聲音成為宮、商、角、徵、羽之調,就是音樂。

而在歲月的長河中,以音樂表達感情并成為佳話的,最著名的怕是那首《鳳求凰》。

《鳳求凰·琴歌》 王實甫
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司馬相如,字長卿,二十幾歲時為漢景帝的武騎常侍。梁孝王劉武來朝時,因緣際會得以追隨梁王,并結交鄒陽、枚乘、莊忌等志趣相投的文士,后為梁王著《子虛賦》,景帝去世后得到武帝劉徹賞識,封為郎,這是后話。

司馬相如少時不得志,劉武去世后便辭官回到成都,只是家徒四壁,生活清貧。司馬相如一向與臨邛令王吉交情甚好,又得王吉邀請,于是便在臨邛都亭住下,王吉對司馬相如恭敬有禮,時常拜訪。當地首富卓王孫聽聞,有意結交,于是宴請王與司馬二人。正是這樣的巧合,才有了鳳求其凰的傳奇開端。

卓王孫有女,名卓文君,曾有人形容文君貌美“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文君精通音律,善彈琴,文采斐然,這樣的可人兒,怎不令君子好逑。

那日宴飲,文君雖躲于簾后,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只驚鴻一瞥,已足以讓司馬相如情根深種。席間他撫綠綺琴,作《鳳求凰》。

《鳳求凰》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 ?
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
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
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
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
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
無感我思使余悲。

“泠泠七弦上,知音憑綠綺”,這樣熾熱的情誼,卓文君自是懂的。那琴、那人、那曲、那情,如藤蔓一般纏繞在心頭,終是開花結果。

那把篆有“桐梓合精”的綠綺琴,也算是做了紅娘。那日后,時間的消磨、生活的窘迫,一雙人、一把琴,輾轉風波中也必能尋得安樂,在落魄時、在饑寒后也不覺寂寞。

那是他們的愛情,更是琴音做樂。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時期,有一位被人尊為“琴仙”的著名琴師,他就是伯牙。荀況的《勸學》中寫到:“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可見伯牙琴技高超。

伯牙幼時開始跟隨老師學琴,為使伯牙領悟音樂真諦,他的老師成連曾帶他四處領略自然風光,據說還到東海的蓬萊山尋找仙師。許是這般真誠好學感動上蒼,又許是某種不知名的因素讓伯牙豁然開朗,總之自那以后,伯牙的琴聲妙不可言。

伯牙與鐘子期的相遇是巧合,卻又像是受到了神秘力量的牽引。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本該與家人團聚的節日,兩人卻在漢陽江口結識。彼時伯牙正在月下彈奏瑤琴,只因過于投入,才在突然看到江邊站立聆聽的鐘子期時,心中一驚失手撥斷了琴弦。這便是初遇,也隱隱為別離埋下了遺憾的伏筆。

“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伯牙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能讀懂他指下之音。那天夜晚,他們彈琴、聊天、飲酒,結為兄弟,并相約明年月圓之夜再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而至,久久不見鐘子期,后經打聽才知鐘子期已去世,并留遺言要將墳墓修在江邊,希望能在這一天聽到伯牙的琴聲。

鐘子期如愿以償,伯牙在他的墓前彈奏了那首《高山流水》,曲罷他斷弦毀琴,悲痛萬分。從此世上再無人懂他的音,知他的情,任憑你婉轉悠揚、高亢激昂,任憑你雨蕭風吟、山高水長,此間絕唱,在無人與他共享。

《悼子期》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坯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粉.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
歷盡天涯無足語,
此曲終兮不復彈,
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

琴,可斷。

情,難舍。

霧已散,風輕揚,回望滄桑,是誰在煙云處琴聲悠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賦作為中國古代著名文體,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其體裁頗豐,賦體的變化是隨著辭賦的發展史而產生和演變的。屈原的作品《離...
    文抒苑閱讀 4,796評論 9 31
  • 如果要評出中國歷史上最浪漫、最輝旺的一段才子佳人的婚姻,我會把票投給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因為這段婚姻被大史...
    水鄉醉客閱讀 361評論 2 7
  • 我是一個簡繁體。 何為簡繁體?你也許會問。 所謂簡繁體 即時而思維簡單,時而思維復雜。 時而粗線條大大咧咧,時而細...
    伍衿閱讀 239評論 0 0
  • 今天是第二天送兒子去托兒所,兩歲兩個月零十九天。這兩天每次聽著他撕心裂肺的哭聲,我心里特別糾結,為什么要送人家去托...
    星月樓閱讀 300評論 0 0
  • 海有海量,河有河床??粗裉斓暮⒆觽冇羞@么多學習機會和方法。而且在學習的年齡。感嘆我們是永遠不會再有這樣的機...
    咫尺為鄰閱讀 26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