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取悅證?不懂拒絕甚至不惜委屈自己來討好別人的想法,就叫做《取悅證》。
有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內,總是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的請求,答應了很多本來應該拒絕的事情。
今天就分享一本來自有25年左右臨床經驗的心里學者哈麗雅特.布萊克的書,名字就叫做《取悅證》。這本書主要就是幫助大家克服“說不”的心理障礙,分享書中的3個部分的內容:形成原因、調整策略和回絕技巧。
一.形成原因。
? ? 人們總是傾向于幫助他人而忽略自己。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誤解產生了“只要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的心理,認為在自己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因為之前的恩情而出手幫助我們。另一種是害怕拒絕別人會帶來負面影響,怕被別人討厭,甚至會因為拒絕別人而覺得對別人有愧疚。
前兩天跟朋友一起出去看電影,電影結束后,朋友看到手機有一個未接來電,是她的同事,于是便給回了過去,結果對方找她是找她借錢,掛了電話后,她說好后悔,早知道就不給她回電話了,可她沒好意思拒絕,只能給她轉錢。當時我就問她,她跟你關系很好嗎?她說一般就是同事,之前也總是讓她幫這幫那的,還喜歡讓別人幫忙充話費的那種,我說那你為什么不拒絕啊!她說我也不知道怎么拒絕。結果稀里糊涂就答應了別人,本來自己內心很抗拒的事情。
我也不是很清楚她沒拒絕的具體原因,但是我覺得她絕對是有《取悅證》的。我決定把這篇文章轉給她看一下(????ω????)。
二.調整策略。
幫助別人沒有“應不應該”,只有“愿不愿意”。還有那句話“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所以我們要調整策略,把精力放到自己的身上,提升自己,你會發現當自己能力越強,反而會比幫助別人一些小忙獲得更多的認可和喜愛。
想起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在城里做生意買了兩套房子,老家有親戚來投奔想要借住。因為是親戚他又不好意思拒絕,也不好意思要房租,于是他們便安頓下來住了好幾年。直到后來這個人做生意賠了,需要很多錢,于是便想把那所房子賣掉換錢來周轉,可是當他對親戚說時,他的親戚卻罵他沒有良心,說他這個城里人了瞧不起他們鄉下來的,這是趕他們走,讓他們一家老小怎么辦。結果自然弄得很僵,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他也是后悔不已。
拒絕他人的邀請或請求,可能會有一時的不舒服,但是長遠看來是在幫助自己。
三.拒絕技巧。
合理拒絕,不是全部拒絕,而是拒絕能力范圍之外的部分。可以用以下3點溝通技巧:
1.復讀機法。別人請求幫忙搬家,你可以說“東西比較多的話,搬得話是挺麻煩,可是我明天得加班,要不咱再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2.三明治法。將拒絕的部分夾在兩句話中間,比如說“你的留言我看到了,不好意思這次我幫不上忙,希望下次能幫到你”。
3.反三明治法。就是將折中方案放在兩句負面信息中間,先告訴對方你無法答應,然后提出你的建議,最后表明如果對方無法答應,只好徹底拒絕。
拒絕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成熟的社交技能。學會對不合理的請求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