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讀朋友在其工作號上發布的文章。
一場早有預謀的分手在男主偷瞄咖啡店女店主之后順利進行。事后,女主開始了另一段與前任高度復制的約會,而男主也成功和女店長有了交集。
極具現代感的文字描述著城市男女浮躁的愛情觀念,人性在這篇題為《你憑什么說我不下賤》的短小說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半年的情感,女主落寞的生活在男主的幫助下有了明顯的改善,她放縱做作的性格也有了一個人默默承擔,無論生活還是愛情,似乎一切都是你情我愿。
而它卻在最平淡處戛然而止。
初讀時,我暗想,偷看了別人幾眼就斬釘截鐵的一刀兩斷,不懂得這愛是太深沉還是太淺顯。但也許高傲到容不得一丁點哪怕是一個眼神的背叛,卻是自我防范和得不到安全感的真實體現。
兩人對于突然的結束毫無心痛,甚至有些輕快的立即開始了新的交往。
細看,這與標題卻是如此的貼切。
城市里物質的千變萬化,導致各種欲望的超級膨脹,人便開始浮躁,開始不安。不斷的要抓住對方的心,不斷的去探尋愛我有多深,到最后,各不相干,互不相擾。
向他請教這種迎合時下大眾的寫作方式,他說,讀過你的文章都能感覺到與時代脫軌的味道。
我說,可能是我讀的書太少了,也可能是我走過的路見過的事太少了。
他說,你太善良,以至于連文字里都不愿表現出邪惡和虛偽,而這些卻是這個社會最真實的東西。
這位曾在學校里和我要好到讓女朋友吃醋的朋友,闊別一年多,還說出這般對我了解至深的話,就像他曾經猜測我的愛情觀念一樣準確。
他繼續說,我為了工作而不斷的去編輯這些滿是套路的文字,與曾經信筆由韁的感覺大不一樣。
這便也是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無奈了。在上海,我放棄了待遇還算優厚的工作開始自己的事業,命運不佳再加上努力不足,靠著父母和兄長度日。
而他,在上海,本有著理想干出自己的成績,卻因為大環境和這座城市的政策換了工作,旅游歸來,開始了現在的職業。
他告訴我,不要拿自己的不擅長和這個社會過不去,對此,我雖然深以為有所道理但最終也是一笑而過。
在這座龐大的城市里,我們每天面臨著許多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擅長的可能會與你漸行漸遠,而不擅長的,也許,還是不擅長吧。
他說,你要寫這些滿是套路的文字來取悅大眾,只別丟失了最初的自己才好。
我說,千人千面。
這道理無非是和我們在學校里采寫新聞稿所講究的受眾一樣。
他對此表示贊同。
千人千面,通俗來說,卻有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意思。然而,這不正是城市生活教給我們的嗎?不僅僅限于上海。
所以,文章中的一切竟也不足為奇。
要保留著最初的愛情和自己最原本的心竟是一件如此困難的事情。
細究,文中的女主卻是一個可憐人,她固有的經歷決定著她不安的性格,渴望自由但能力不夠,害怕失去受傷而選擇主動失去。
矛盾與無奈,渴望與落寞。這不正是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麼?
再回想起曾經被人冠以“淡”的評價,情感和生活中的一切都淡然處之,來即來,去即去,從不強求。
到大學,一切慢慢轉變。患得患失,竟不像自己。
朋友說,丟了,再慢慢找回來。
是吧,慢慢找回來。
愿再遇見,曾經的自己和曾經的你。
2017.10.14 ? 地鐵16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