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的決定是不容更改的,隨意更改還決定干嘛呢?沒人一起,便一人游。伴隨著許巍《曾經(jīng)的你》里唱的那樣,“每一次難過的時候,就獨自看一看大海”,踏上行程。記得早先看星座物語時曾說,大海對于巨蟹座是很合適的地方,我信以為真。自由身時卻一直往西走,翻越很多高山,經(jīng)過很多江河,唯獨沒見過海。淮安的旁邊就是連云港,有著一片海,但聽去過的人會說那海不凈,便一直沒去。后學(xué)了地理知道原來中國漫長海岸線有著好幾個不同的海。
坐著機場大巴,直達曾厝垵,天色漸晚。色彩各異的燈光照亮著曾厝垵的老房子,飲食男女開始出動,漫步在街道,兩旁便是豐富的道地美食。街道很長,長到林立的店鋪給我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有好吃的嗎,當(dāng)然有,可怎么選擇呢?姜母鴨、魷魚須、沙茶面……隨便一個道地風(fēng)味便是好幾家相似的店,不知道該去怎么選擇。人常說,秀色可餐、望梅止渴。雖然我中午坐著飛機來了,沒吃東西,但看到這些好吃的,卻像是已飽腹一頓。穿梭其間,眼神流連,人潮人海,可能需要人拽我一把也就坐下來大快朵頤了,但生命的流水線不曾停歇,我便不停的走,不停的糾結(jié)。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兩三層的小樓,各式的客棧,每一個天涯過客都能歇息片刻。順著狹小昏黃的小道,總能回到繁華的小吃街上。不知不覺走到了外面,迷離的燈光高斯模糊的呈現(xiàn)在彼岸。跨越天橋,海。
海風(fēng)兀自吹來,旅人掖緊衣裝,三千煩惱絲飛揚。我敞開外衣,畢竟那是“風(fēng)衣”。沙灘只有星落的人兒。順著路燈的白光,看著一對父女玩著沙。海浪不停歇的拍打,來去之間,像是一臺永動的機器,一顆跳動的心。想想造物主真是神奇,世間竟會有這樣的事物存在。吸收著這人間的困苦,又給予人以一種反作用的推力。望著海不禁出神,點點依稀的晚霞也不見了,隔岸的燈光并不耀眼。凸起的石頭上帶著羽絨服帽子的男女走了,我慢慢走在上面,片刻,理解了為什么他們匆匆而去。回首來時路,看到一個姑娘的剪影,漫長的海岸,厚實的沙灘,凌冽的海風(fēng)。為風(fēng)吹成傻逼,也依舊立于石頭之上。人沒了。鼻涕淌了下來。
2.
鼓浪嶼陰著天,輪渡足夠的冗長,以至于旅游的推薦掐著秒的在游客耳畔回響。一船一船的旅人登上島嶼,百聞不如一見,未曾吃過的水果,道地?zé)崆榈膶?dǎo)游,殖民吧。
自家房子改建的住處,面朝鼓浪嶼的北面,鮮有過客,且聽風(fēng)吟。
腳步蔓延,舉相機便是景。手里一份地圖,明晃晃的景點,有了目標(biāo)。
一頭扎進迷宮似的兩三層民居之間,曲折的小路,四通八達的巷道。感謝每一個路口的標(biāo)示牌,身子也順著箭頭的角度前進。有些年頭的建筑,星落的當(dāng)?shù)厝私匈u著吃食,一切都好像路過過,但不是終點。我迷路,走著走著,好像永遠都走不出去。微信那頭的好友,嗔道,為什么不用手機地圖呢?我還真沒想到,只顧走著。異鄉(xiāng)時頗不愿意用手機上的地圖,而是走到哪兒算哪兒,哪里都有自己的風(fēng)景、有故事的講述,期待著那份冥冥人生中的不期而遇。
轉(zhuǎn)過幾個圈意識到那幾個剛才在舊居路過的人兒,又重新的相遇,帶著幾分尷尬與趣味,怎么老是你?都在尋找著什么。
跟著人群走著,不斷分解,重合,分解。目的地高懸著,放空著腦子,沉浸在鼓浪嶼的幻境。跨越美食集聚的中心,重新回到了大路,海與沙灘就在眼前。
孩子站立于海水拍岸時形成的分界線,朝母親笑著。隨著每一次的拍岸與退卻,逐步向前進發(fā)。我依葫蘆畫瓢,也學(xué)著。當(dāng)頑皮的海水逐步退卻,像是畏懼著,遠遠看去積蓄著無限能量向前而來,孩子笑著、訝異地向母親跑去。我也以一個后跳,及時躲開了海水。
太陽出來了。
席地而坐,通過海水的每一次不一樣的來來回回,證明真實世界的存在。并不在意周圍的人來人往,沐浴于陽光的溫暖,不禁有幾分醉意。
擺弄著進沙子的手機和相機,一股浪而來,鞋子濕了,褲子濕了。
大概繞了兩圈鼓浪嶼環(huán)島路,不算在里面的路程。
晚上七點多出來覓食,昏黃的路燈,鮮有同樣羈旅的人兒,人都到哪兒了?
聽口音是東北的大叔大媽討論著到底應(yīng)該走哪一條路,誰也沒說服誰,我從他們身邊路過,想走著上午的路,也迷路了。這種感覺很不適,直到上坡路過公安局,見到了島上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輛電動巡邏車。隧道白光很是凄冷,一位嬌小的姑娘牽著一條大狗在前面走著,很熟絡(luò)的樣子。分叉口,我選擇了海岸支起的木橋,沒想到殊途同歸時,又見到了姑娘與狗。黑暗世界,靜謐到身邊只有回響的海聲,所幸有個伴吧。不敢稍逾越的走著,海鮮店五六張白色的塑料餐桌,桌布飄動,只有一對老外吃著東西。轉(zhuǎn)角,一個巷子,我極盡目力,巷子的遠處沒有光,走著,不禁間放慢著腳步,這總不能是去人多的地方吧。狗吠了兩聲,引起絲絲回響,姑娘扭頭向后看了看。我立住,頓了頓,快步向后,拐角處跑了起來。
燈火通明處,我大力的喘著氣。
3.
東山島注定是一個鮮為人提及的地方,廈門太過耀眼,而東山島身處的漳州,也就只有 PX 事件時,才教外地人知曉。
旅游攻略網(wǎng)站上看到了介紹,到知乎一搜,瞬間就來了興趣。它相對的冷門,意味著人頭攢動不會輕易看見,一面又看到道地人講述時不吝贊美之詞。所幸靠廈門很近,就去吧。
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愿意去微博上定位發(fā)個坐標(biāo),給自己一點記錄。在一段旅程中,能去更多的城市自然是極好的事,但中國的城市足夠的相似,每個城市都有條充斥著美食的仿古“老街”,實際而言沒有自然造物的都是很無聊的地方,往好了說便是“宜居”,實際身為平頭百姓身處其間自然是怡然自得,不會有逾越之感。但對于跳脫出圍城的旅客來說,是需要些特色的。
大巴一路上停了好些站點,原本昏昏欲睡的我,被迫的開始欣賞起沿途的風(fēng)光。太陽教前排的女士拉起窗簾。我卻為曬得熱了,主要是擔(dān)心著錯沒錯過東山島。一路上的通衢大道,會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個島,或許錯過了橋也有可能。但當(dāng)?shù)搅藮|山島才發(fā)現(xiàn),確實是個島。街上的車不少,但出租車卻是鮮有見到,我試著滴滴打車,卻陷入了無限的等待之中,后來發(fā)現(xiàn),道地人的公共出行的主要方式是電動三輪車,鐵制的車,穿梭在路上,起步價便是八塊,距離還不遠,也挺有意思。
步行至旅館,一個上坡路就到了路的盡頭。白云足夠的厚實,伴著浸透出來的天藍色,涂抹了整片天空。像是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遠距離觀察而言只能先看到船的桅桿。我所見的就是路上的圍欄與天空百分之五十的分界。幾輛車停駐,坐于臺階晃著腿的男女,就到了東山島人“自豪”的海。因為淡季,因為鮮有的過客,顯得海岸線足夠的漫長,陽光分外燦爛,左邊遠處便是半島支出來的顏色斑斕的民居,右邊稍一邁腿,就是向下的臺階,可以親身去接觸海了。觸手可及的東西,總想著先去別的地方玩,晚上再來晃晃吧。
看到這樣的景色幾乎瞬間就會很喜歡這樣的地方。
順著沿海的路,我向著風(fēng)動石景區(qū)走去。
沿途不時能見到幾家平房之間樹立的供奉關(guān)帝的像,相隔不遠處還有敬奉關(guān)帝的廟宇。關(guān)帝似乎能夠帶給這些靠水吃水的人家以出海捕獲、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好運。中國人的信仰足夠的樸素與務(wù)實,能帶來好處的,才會愿意去供奉。想起父母總要在大年初一去淮安的慈云寺供奉一炷香,希望帶來些許新年的運數(shù)。爺爺晚年身體不好時也從佛教換成基督教,是不是不管用啊?十分納罕,是不是神或佛拋棄了他。我個人挺喜歡信仰這件事,見到東山島這般情景,對待當(dāng)?shù)厝硕嗔撕芏嗟男湃巍?br>
風(fēng)動石景區(qū)沒見到風(fēng)動石,一路的海岸線蔓延,沐浴著陽光和海風(fēng),我開心的不行。該怎么形容這樣的景色,覺得很難有形容詞去描述,感覺化也罷,辭藻為人用的無新意也好。個人覺得比廈門要舒適太多,海水感受就是干凈的。拍了不少海的照片,鼓浪嶼時則很少。眼看著走出景區(qū)大門了,可還沒見到所謂的“風(fēng)動石”,也算人生吧。出了大門,順著人群進入的方向,原來還有一個高坡,我試著向上爬著,門口時,出示著之前買的門票,笑著跟管理阿姨解釋著,她讓我進去了,我能感受到她的不解和母親般的嗔怪。不管怎么說,終于到了風(fēng)動石下。
其實也就這樣吧……絕沒有海好看。但本著珍惜的心,還是各種角度拍了個遍,下著坡,向著阿姨道謝。
景區(qū)之間并沒有公共交通方式,我路過幾個施工的高層住宅,到了平房區(qū),不少人家已經(jīng)為拆了。路上的人不多,一個人漫步其間,倒也自得其樂。至一家門口支起小攤子的蝦餅店,我問了價格,便說了個數(shù)量,結(jié)果一位大叔勸我道,你一個人吃不了那么多,一樣來兩個就夠了。我一聽心頭一暖,答應(yīng)著。走在平房間,GPS 有些薄弱,蝦餅真的好吃。
我常想海上的日出一定美麗,東山島足夠的遼闊,應(yīng)該會更美。可對我來說,卻總是見到落日余暉映在海灘上。那個夕陽下奔跑的、回不去的青春年華,不斷在腦中回想。海灘之上,一人羈旅,與友人電話交談甚歡,不覺間,過了二三十分鐘。我有些嗔意,但她說,是跟我打的啊,頓時就笑出聲了。
夜幕低垂,門口的兩家海鮮店竟然關(guān)了門,教我的足跡延長。一人踱步,腳踩拖鞋,不必記掛,不必?zé)_,誰也不認識誰,過客與自由,都化作海上的風(fēng),菜市場溢出的魚腥,三層小樓的放松。通明與昏暗,人潮與靜謐。足跡不夠漫長,卻已是島的兩片春秋。未曾去涉足的黑漆,到頭來卻又是經(jīng)過,不過是由黑暗進入光亮。一排海鮮店雖然鮮有人光顧,但都在點亮著道路。海為照亮,海風(fēng)太冷,我可能還是適合夕陽的海。
4.
高鐵到了福州,陽光萬里,感覺一件T恤也就夠了。大概春天就是有人穿著羽絨服,有人穿著T恤。此情此景如是,但才1月2日,異鄉(xiāng)人有著幾分的不適。
福州好玩的地方,我沒什么時間去嘗試。安頓下來,就坐上公交車前往“三坊七巷”了。
火車站一群穿著統(tǒng)一T恤的人,坐在地上的白布,身上的紅字十分耀眼,大抵是拆遷糾紛。氣氛不算劍拔弩張,倒更像是出游,可惜缺少一副撲克和瓜子花生。十步之外是排列整齊的警察部隊,黑色制服,頭盔警棍,透明盾牌,很輕易的打造出“黑壓壓”的效果,好在身處陰涼地。
三坊七巷的感覺是似曾相識的,以至于可以換個古色古香的名字,而成為別的城市一個歷史悠久的景點。人潮洶涌,陽光有了幾分醉意,我餓的七葷八素,看著百年老店的招牌油油的發(fā)亮,便去點了一份魚丸。說實在的并不覺得魚丸跟火鍋賣的有什么差別,一方木凳,饕餮而完。
實在沒什么好玩的,我就想在剛才路過的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算了,看了看票價,我決定繼續(xù)逛。
磚墻高聳,曲徑綿長,看了知乎博主對福州美食的推薦,我找到了目標(biāo)。公交車從落日開到天黑,也就一瞬。燈火通明處,又是一個中心。
定位似乎并不準(zhǔn)確,我進入了一個賣鞋子的商廈,里面甚是蕭條,我匆匆而過,店家也無意招攬。總覺得差著一個時代。自南向北出了門,一座小橋,便是林立的小吃店鋪。并不匆忙,但都是躍躍欲試的姿態(tài)。我知道快到了。
一碗牛滑,一籠包子。耳旁不絕的叫嚷聲,店堂頗大,但點餐全憑與服務(wù)員的直接碰撞。老板娘記憶力甚好,埋單時我擔(dān)心她忘了說著我點了什么什么,她卻直接報出了價格。收錢后便又是趕去下一桌的客人。面對著終于找到的美食,我拍了照片給朋友,他們卻言,怎么一天比一天吃的差了。我合上手機,不再理睬。吃完了走在街上,突然意猶未盡的感覺襲滿全身,還想再逛逛,福州多么美好,加快腳步,旋轉(zhuǎn)身軀。
擔(dān)心著會遲到乘機,沒想到卻是晚點了四五個小時。坐立不安自不必說,光是對面的小姐姐換了一波又一波,質(zhì)量參差不齊。百無聊賴之際,比著福州至南京的高鐵錢,算著高鐵和飛機的時間。非常傷感,恨不能抽自己。一連吃了三個漢堡。
飛機滿倉,稍大的行李都要托運。靠窗而坐,終于可以看看天空了。空姐做著預(yù)防的教學(xué),廣播不斷的授課,比之之前的一次乘機,知道了耳鳴時可以咽口水緩解,我一直以為是我耳朵的問題,沒想到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
天空像是一片新的大陸,可以站立、蹦跳,可以魚貫而出,可以躺著看一看星空。地球三層,都是大地。
晚霞或緋紅,或粉黛,甚是美麗,遠在天邊的曾經(jīng),如今唾手可得。機翼的抖動使焦點發(fā)生著轉(zhuǎn)移,一面位置和安全帶帶動著自個兒也搖擺起來。一時間廣播里響起了汪峰的歌“給我你的手和你的腰肢,讓我一起搖擺。”又一次的抖動,只聽廣播說著“飛機遭遇氣流沖擊可能會產(chǎn)生晃動,請注意前方的臺板不要傷到……”我看了看窗外,感受著氣體打擊機身的震動,擔(dān)心著廉價航空是否吃得消。一面扭頭看向身旁的兩位,尋求一絲眼神上的安慰。只見兩人睡得正香,一個往左靠一個壓著脊柱尋找到一個不能彎曲的角度,就差打呼了……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好在飛機呢,飛得快,時間也短。待機翼變身,航拍視角下的人間,又見面了。
福建之行,時間不長。總是要不斷的經(jīng)歷故事,才覺得人生不是虛度,有著價值。旅行是新的,每天見到的人是新的,每天遇到的事是新的。像是一本不斷書就的書,不曾停歇,悲劇喜劇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