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把自己的進步記錄下來,自己就會有動力堅持下去呢?就會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呢?這本質是什么?其實就是一種反饋,對我們的行為的反饋。
什么是反饋?反饋就是回饋、回應。說到反饋,肯定就會有相應的反饋機制。什么是反饋機制呢?簡單的說是一種因果關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小孩餓了,吃了東西之后他就飽了,吃是因,飽是結果,這就是因果關系,這個小孩之所以有吃這個行為,是因為他知道吃與飽之間的因果關系,所以,我們要去做某個具體的行為,前提是我們知道這個行為與具體結果之間的關系。要不然,我們不會去做。
簡單的說,我們要達成目標,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必須獲得相應的反饋,讓我們對整個事情能夠有個控制感。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要考一個很難、很有用的證書,我今天花費一個小時認真聽課、認真看書、認真做題,我就能夠考過嗎?很顯然,是不能的,我還能夠繼續認真看下去書嗎?不能,為什么?因為我感受不到那個具體的反饋,我再看多長時間的書、再學習多少個小時我才能通過考試我不清楚。我必須長年累月的去認真看學習視頻、認真去聽課、認真去看書、認真去做題,我才有可能通過考試。
這需要調動我的遠見、理想、勤奮、努力、好的心態等等,我才有可能通過。
可是這些東西,我們先天是沒有的,所以,我們要完成這個目標難度就非常的大。因為我們無法建立這種復雜的反饋機制。
我們無法堅持的做一件事情,原因就是這個,我想要進步,我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想要瘦身,可以我們都得不到具體的反饋,所以我們就喪失了努力的熱情,也就無法再繼續堅持下去了,也就放棄了。
怎么辦?很簡單。建立一個機制,讓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有相應的具體反饋。
其實就是通過某種機制把我們的具體行為產生的結果數據化、直觀化、視覺化、進度化。
這里簡單說下進度化,我們大家都玩過電腦,在上傳資料、下載軟件的時候,上面有一個進度條,那上面的數據由0%-100%,從我們點擊開始下載或上傳的時候,這個進度條是不斷變化的,我們還有多少能夠完成,我們的心里是有數的。
心里有低,所以我們就等了下去,直到上傳或下載成功。
上面這個例子是很好理解的,我再說一個段子,講的是一個男孩追一個女孩,整整追了一年,女孩死活就是不答應,男孩看著沒戲,就只好撤了,女孩問他,你為啥不繼續追了?男孩說,你倒是給我一個進度條啊,讓我知道我離追到你還有多遠。
這雖然是一個段子,生活中不會有人這么直白的問,但是,這個段子確是把我們之所以沒有堅持下去的原因說出來了,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還有多遠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潛意識里認為前路渺茫,沒有結果,所以,就放棄了。
其實,這個機制直接用一個“進度化”就概括了,因為進度化必須是有數據化、直觀化、視覺化這些特點。反饋機制的關鍵就是進度化。
當我們建立起一個能隨時得到具體反饋的機制時,我們每做到一件事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我們也就有了繼續往前走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