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可愛的小蕉嶺,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山。以前聽說“山性使人塞”,真是有點不服。
生,長在蕉嶺,還是有點資格來品山的。
如果問你山是什么顏色,幾乎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綠色。但在蕉嶺,我常常覺得山是藍色的,比天空要藍得多。
山最美是在雨天,而且是要在春季和夏季的雨天。
春天常常會有幾朵懶云,飛不動了似的,躺在山頭,輕柔地舒展,像在呼吸。于是,山也就活了。記得以前形容一個人,我說他像初春雨后山間的一朵云,朋友馬上會意。那是什么感覺?涼涼的,但是心里又覺得很開闊,莫名的覺得開心,舒服極了。
到了夏天,山就成了隱士。
夏雨欲來,烏云滿天,山由藍變綠,是深沉的綠,像古畫里的背景那樣。
有一次在田間的路上,還來不及回家,雨就落了下來。急著回家一定濕透,最好的辦法是待著不動。所以,一人一車,打著傘,等雨停。
雨拍著傘面,把它打得左搖右晃,兩邊的小禾苗在笑我似的,沙沙做響。雨珠在腳邊濺開,風吹來,涼涼的,挺舒服。不遠處是池塘,倒映著的山和天空瞬間皺了。雨是沒完沒了地下著,我也樂得趁此機會,好好享受現(xiàn)在雨里的樂趣。習慣性地看山,此時它已經不能用美來形容了。它不是美,是一種說不出的詩意。黛色空山,雨中深眠,那種清冷和禪味,讓人有種,定有位仙人住在里面的錯覺,不然它怎么可以這么有靈性,讓看的人都覺得被凈化了。
古人說:云,觸石而生。我倒是覺得:云,觸山而生。
當山變成嵐,云和風輕輕嘆一聲,空山里便有了回音…
山間常常有云逗留,有它們陪伴,山,也就不寂寞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