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思
2017年即將結束,只有幾天時間,筆者王錦思突然想家鄉有段歷史和一個品牌,到了不能不提起的時候。
? ? 2017年,德惠有許多大事,有許多值得記憶和紀念的歷史。我以為,最重要的就是德惠第一品牌——德惠大曲誕生一百年。
1917年,世界上有許多大事,比如中國新文化運動,俄羅斯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等。這一年,在吉林省德惠縣,德惠大曲酒正式誕生,逐漸享譽東北乃至全國,香飄至今。
走南闖北,在北京黑龍江上海等地,和對方交談起來,他們如果知道德惠,就是因為德惠大曲。德惠大曲,甚至比德惠人還勤奮,走到了全國各地,乃至歐美日本等國,逐漸樹立了德惠特產高端品牌形象。
此前,有的關于德惠大曲酒的介紹中,稱其是在清朝末年曾經是宮廷御酒。應該說,這是失實的夸大介紹。因為1917年德惠大曲誕生中,清王朝已經滅亡五年了,因此,不可能民國時期的德惠大曲還能進貢皇宮。在德惠土地上,進貢皇宮的特產最主要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鰉魚。這里的清朝德惠貢江碑明確提到鰉魚,加上地圖形狀酷似一條巨大的鰉魚,因此筆者王錦思提議將其定名為鰉魚島。貢江碑上說鰉魚"非內廷口味可比",就是指皇宮里原有的美味無法比擬。
德惠只所以誕生了享譽東北乃至全國的德惠大曲,有許多不可或缺的原因。
東北平原,萬里平疇,沃野無邊,好吃好喝啥玩意都有。德惠地處長春以北松遼平原腹地,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松花江流過, 京哈線穿過。凡是直線進入東北腹地的公路、鐵路,首先接觸的松花江就在德惠,這里還有個松花江鎮。1917年,松花江流域的水質應該非常良好,甚至江水燉江魚,那味道無與倫比,也為釀造上等白酒提供了絕好的水源。
德惠高粱產量東北第一。 老歌《松花江上》唱到東北 “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根據日本統計數據,1930年,德惠高粱產量位居東北第一。我們不掌握,也沒有文學家莫言家鄉山東高密1930年的高粱統計數據,不知道高密和德惠哪個產量更高。但是在我國,以高粱為原料蒸餾白酒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正如俗語所說,“好酒離不開紅糧”, 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我國正在提倡工匠精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好酒離不開高級釀酒師傅的精湛技藝。杜康是釀酒鼻祖,德惠的“杜康們”也精益求精,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讓德惠大曲經久彌香,鑄就了燦爛與輝煌。
德惠大曲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先后榮獲歷屆“吉林名酒”、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第五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優質酒”、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法國巴黎“國際特別金獎”,一九八三年開始成為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特供酒。德惠大曲酒暢銷全國各地,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2005年,德惠大曲酒重新進入中南海和國家質檢總局。
2010年是“德惠”這個名字出現和德惠建縣一百周年,德惠人口達到100萬整。2月17日,正月初三,我應邀參加德惠市政府招待外地德惠人的宴會。上午,趕赴市賓館,簽到,領禮物,戴紅花,感到很高興,德惠市政府贈送給各位嘉賓的禮物是18年德惠大曲。5月24日,德惠舉行建縣百年活動,宴會上也奉上德惠大曲,讓各界賓朋大飽口福。
目前,德惠大曲在市場上,落后于曾經遠不如自己的榆樹錢,產量、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有待提高。希望在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加快發展步伐,以市場需求為終端標準,從強化現代管理制度入手,直接從產品質量、品種、生產工藝、銷售渠道切入,在保持原“德惠大曲”歷史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集中人力物力,研制開發不同檔次、不同品位的產品,保持綿柔甘冽,香味協調的口感和飲用后不上頭的特點。我有個愿望,用德惠大曲酒業生產鰉魚島白酒,強強聯合,聯手騰飛。
希望,這一天早一點到來。希望明年,德惠大曲,再次讓我們刮目相看,超越歷史的輝煌,能夠飛鰉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