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輔政大臣必死?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在杭州任城門領時,破敗的城門,雜亂的髮辮,髒兮兮的黃馬褂,一個人頹廢的蹲在城墻根,一個牧童唱著《牧童》,功業富貴,過眼雲煙而已,英雄陌路,只剩一聲長歎,雍正批復的奏響中一再暗示年羹堯自盡以了此局,年羹堯上書乞求活命,言辭令人動容,哀憫。可他必須死,正如漢武帝處決鉤弋夫人“趣走,汝不得活”,不是他們罪惡昭彰,非死不可,只是他們時勢使然,必須得死。歷史的規律,權力遊戲的規則,千古以來不都如此,前有漢韓信,今有年羹堯,功高其主者不賞,威震其主者必死,親情、友情、愛情在面對對皇權的威脅時,權力的嗜血本性會本能的做出反應,不管是誰,殺無赦。而韓信年羹堯卻一直對帝王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念念不忘,殊不知情感和選擇都是會變得,名利場中那有永久不變的情誼呢,這是權力的本性,這是人性的幽暗,不問直不直,須防仁不仁,疑心和自衛其實是常識和本能,但多少人不是對它懷著僥倖心理呢。月暈礎潤,福禍相依,當韓信自立齊王、年羹堯校場閱兵時,君主就已經驚心含憤、殺心動起了,只是時事不允、為了維繫朝中派系平衡,此刀之用未盡,尚不能棄而已,故而暫難措手而已。為什麼新舊更替會有那麼多死於皇位更迭之時的重臣,一則,先皇在時尚能鎮住,更代之後,嗣皇班底未壯,恐不能壓制,誰能保證不生反側不軌之心,如漢景帝評說周亞夫“此殃殃非少主臣”,周亞夫即被處死,朱元璋時,太子朱標死,皇太孫朱允炆立,嗣皇帝太弱,朱元璋未雨綢繆,殺盡開國功臣,只剩下一個癱臥于床的湯和,一個善於守城的侯爵,所謂你不死我心不安。另一則,更代之后,有些朝代設置輔政大臣,輔政大臣之間相互制衡,權力份額不均衡時,大臣之間必然互相鬥爭,成王敗寇,新主為了迅速接管權力,穩定朝局,一般都會請留老臣于朝堂,不會輕易改炫更張,所謂三年不改先父之道,隨著權力逐漸穩固,皇帝漸漸到親政年齡,急於收回權力和輔政大臣把持人主威福不還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必然愈演愈烈,必有一場流血的戰鬥而結束之,皇帝被廢,權臣被殺,如秦惠公滅掉商鞅,老氏族。漢宣帝滅霍光滿門,霍光廢掉昌邑王,郭威滅掉后漢隱帝,康熙圈禁鰲拜,司馬氏、隋煬帝、趙太祖篡國自立,其中,為了謀取權力自相殘殺的如:漢昭帝的時候上官傑、桑弘羊一派被漢昭帝攜手霍光、田千秋一派滅掉。康熙初年鰲拜攜手遏必隆滅掉蘇克沙哈。反觀歷朝歷代,做出大功業、而能善終著,無不是一靠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如范蠡。二靠酒色自娛、假癡不癲,如郭子儀。三靠淡泊名利、不黨不朋,如李泌。四靠厚重少文,忠心耿耿,溫馴耐勞,如周勃、張廷玉。五靠不黨,為人臣者不過人主之犬馬,天子不黨,也希望臣子不黨只效忠其一人,現代話叫安全感。唐朝有牛黨、李黨之爭,明末有東林黨,清朝康熙年間有索黨、明珠黨之爭,古來黨爭無不朋比為奸,禍亂朝綱,人過大於天災,凡英明聰察之主無不喜歡純臣、孤臣。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在杭州任城門領時,破敗的城門,雜亂的髮辮,髒兮兮的黃馬褂,一個人頹廢的蹲在城墻根,一個牧童唱著...
    楚材閱讀 245評論 0 2
  • 臨近年底 除了收到了近似信用卡的奪命賬單 還收到了一張電子請帖 來自我的同學 現在連請帖都是電子的了 總覺得上面應...
    奶酪從來遇不見餡餅閱讀 251評論 0 0
  • 也許在每一個男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看過由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小說而拍的電視劇...
    昔夕棲溪西閱讀 337評論 0 0
  • 1: 為什么要使用模塊化? 解決命名沖突;方便依賴性管理;提高代碼的維護性和可讀性;每個模塊都是單獨文件,解耦提高...
    任少鵬閱讀 418評論 0 0
  • 草遍夜來摩取酒, 做渭紗窗。 半月皆回首, 日暮還晴春盡也。 卻思不卷池丹井, 草木乍歇非問訊。 山郡鶯啼, 菖葉...
    戀上瘦朵朵閱讀 6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