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寧波天一廣場
項目地址:寧波,中國
規劃設計:美國摩爾莫達設計師事務所 &寧波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占地面積:19.6公頃
項目簡介:寧波天一廣場是國內一流的融休閑、商貿、旅游、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大型城市商業廣場,景致通透的廣場建筑、一池碧水、一塊3.6公頃的城市綠地,使天一廣場充滿了現代的商業氣息,也給市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參與性較強的城市客廳。
一、項目規模
“天一”是寧波的一個雅稱,也是寧波的精神符號。當年,寧波人選擇“天一”命名此廣場,可見它承載的是不一般的期許。
天一廣場總占地面積19.6公頃,地塊總拆遷面積23.56萬平方米,拆遷費近8億元人民幣。在投入資金、動遷面積、涉及戶數方面均為寧波市歷史之最。
曾經,這里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古街老巷。
如今,這里成為了寧波最具時尚的“動感地帶”與“財富地標”。
二、設計分析
由于該步行區位于市中心的鬧市區,周邊的商鋪、購物環境與娛樂環境重疊一起,因此,使得該步行道的規劃、設計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定的難度:需要同時滿足步行者的休閑、商貿、旅游、餐飲、購物等愿望。
天一廣場的設計引入城市設計理念,注重整體效果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有親水、綠色和現代等三個主題,廣場的綠化率為32%,猶如一座城市綠島。
天一廣場包括十個大型商業區和一個中心廣場,整個建筑群以3.6公頃的綠地廣場為依托,景觀水域6000平方米,同時設有總廠200多米、最高噴水40米的亞洲第一音樂噴泉和高20米、寬60米的大屏幕水幕電影;場地以保留的20棵古樹、一座藥王殿古建筑、以及一座哥特風格的天主教堂為背景,體現了寧波豐富的歷史肌理,也給以商業經營為主的廣場披上了旅游的外衣。
三、景觀營造
廣場四周的主體建筑由22幢風格迥異,及具特色的低層建筑組成,使3.5萬平方米的中心廣場更加寬廣,氣勢恢弘,還使廣場周圍的高樓凸現出來。廣場上所有的建筑沿中心廣場環形布局,南北以中山路口為軸線呈對稱分布。西南斜軸線從開明街路口直通三江口,形成強烈的現代氣息。
(1)主入口
在中山路1號門主入口上,種植著6棵樹齡約100年的來自澳大利亞的“加拿列海棗樹”,樹枝婀娜,形象生動,是廣場的迎賓樹。
(2)水世界
進入廣場后跨過二座平行的小橋,便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和超大水幕電影。總投資4000萬元的水景系統呈“L”型,總長200米,主噴泉長達95米,與廣場的中心舞臺遙相呼應,形成一個美不勝收的“水世界”。
商業空間兩面開敞,公共空間不再具有方向性而是占據了整個場地,成為全透明和流動的自由空間。
(3)演繹廣場
3.5萬平方米的休閑、演繹中心廣場,寬闊、壯麗。往南可以望見歌德式教堂的高聳屋頂。這座教堂是根據1702年法國傳教士郭中傳在靈橋門內建筑的藥行街天主教堂,在1997年擴建2000年竣工,大廳脊高31米,鐘樓高66米采用頂尖造型和色彩窗玻璃,是一座典型的歌德式建筑。
能容納幾萬人的中心廣場是市民和游客觀看演藝和休閑的場所,正面的中心大舞臺分三個平臺,共有1500平方米,兩邊有扇形臺階,與中心舞臺呈“T”字型,四周均有臺階可上下。這個舞臺是寧波最大最好的室外演藝臺,成為市民歡樂的場所。
在中心廣場的兩側還豎著4根標志性金屬景觀燈柱,能在晚上射出強烈的激光,噴出各色煙霧;激光變化多端,煙霧精美絕倫;晚上廣場上還有幾百盞地燈,將廣場比作夜空,將點點地燈比作星星,一點也不過分,人如同在星河中行走,夜色斑斕,流光溢彩,如夢如幻,妙不可言。
(4)水晶街
在廣場的東側美食區和樂購超市之間,是一條長180米的水晶街,這是設計師頗具匠心的設計,造型別致的建筑和水晶長廊,在國內獨一無二,波光粼粼,流水潺潺,噴泉涓涓,燈光悠悠,還有水晶街兩邊連接在一起的木制天橋,平添了一份異國情調和休閑趣味,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優美畫卷。
四、智能化
天一廣場在智能化運營方面也已有所涉及。畢竟,這也是目前實現傳統商圈年輕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去年以來,天一廣場聯合國際購物中心、酷購商城和義大道、月湖盛園,打造一體化的智慧商圈,停車找車、排隊叫號“一鍵通”。商圈還計劃開通iBeacon藍牙室內定位功能,利用電子屏為品牌提供商場導購、新品預展、當季貨品展示及庫存銷售等服務。
傳統的購物商圈轉型為社交平臺,打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間,增強體驗性,可以有效吸引年輕客流,提高到店率,從而增加線下消費。”
五、設計亮點
1.天一廣場的規劃設計將多種功能形態、不盡相同的單體建筑(零售條帶、精品MALL、大賣場、寫字樓、停車場等)天衣無縫的整合到一個豐富有層次的空間體系之中。
2.就景觀元素的設計而言,鋼結構燈柱、天然材料的基底紋理、矩陣式排列的古樹等,吸引了大量的步行者。而廣告牌,則通過與建筑立面的結合,完美地融入廣場景觀之中。
3.項目通過將寧波的城隍廟商業區同三江匯合口的休閑區相聯結,使這3片不同商業模式的商圈形成相互關聯的商業格局。天一廣場也成為寧波市多年來一直所缺少的市中心,成為城市活力的發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