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他還是個問題學生,初二了記不住作業(yè),字寫得滿紙飛起,亂到目不忍視。每次最早到教室,然后安靜地坐著玩手機,游戲打到天昏地暗,最愛跟其他學生講話。
然而他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任何題目我都只需要講一遍他就能舉一反三。我覺得他好好培養(yǎng)大概能是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所以我跟他說,也許你適合學機器人,跟他介紹大學生活,告訴他科研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告訴他怎么去到自己喜歡的生活里去。
于是一場天翻地覆的改變開始了。某一天他居然換著用鉛筆寫字,寫出來的字讓我一度以為是其他學生寫的,秀麗無比,整齊干凈。每一道題都認真地寫,不會就問,然后自己思考,自己聯(lián)系其他題目繼續(xù)寫。有時候作業(yè)寫完得早,他就跟我說,老師你等會兒給我講講數(shù)學,我今天沒有聽懂,我現(xiàn)在先自己去看看書。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高興到無與倫比,恨不得蹦著去他的位子上,把自己所有的知識都交給他。他也聽的很認真,能跟我交流想法,即便有時候他是錯的。一段時間下來,英語聽寫從20分提高到80分,科學能考全班第二,數(shù)學能寫很多原來寫不出的題目。我把我的老師送我的文具送給他,希望我的祝福他能接收到。
除了學習上的進步,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個小男生難得的對媽媽的無限眷戀和思念。他的爸爸在廣東開工廠,他的媽媽在老家,平時只有哥哥帶著他,吃飯都在輔導班。每一次他跟我聊天都會聊起媽媽,告訴我他多么想媽媽,多想跟媽媽在一起。上周五他媽媽說接他回老家,他開心的簡直不能用語言形容,我說祝他周末愉快,那回應我的燦爛笑容能融化整個北極的冰雪,絕對非常愉快!他飛奔走了,激動的聲音回蕩在樓道里。
他在廣東待過八年,不會講文成話。為了跟他親近地聊天,我有時候用粵語跟他交談。這種時候他更愿意跟我說心里話,因為其他同學聽不懂。于是,我就漸漸感受到這個看起來調皮的小男生內心存著的無數(shù)柔弱和堅強。他說三年級開始就自己上學了,其他孩子都有媽媽接送。他說好羨慕別的孩子都有媽媽做飯吃,他卻不行。他說以后更加沒機會跟媽媽在一起了,高中住校,大學更得住校。每一句都聽得我很感動,也很心酸。我跟他說,放心,以后見媽媽的機會有的是。他不信,我說,我學會開車之后會經常送他回去見媽媽。相信嗎?這之后我看到這世上最美的笑臉。
有時候其他學生惹我生氣,他會幫我教訓那些淘氣鬼。有時候在低年級的班里看見我,他會熱情地過來打招呼。早上在街上遇到去上學的他,他會高興的胡言亂語。有時候他回家東西多拿不住,我陪他一起回去,走到山洞口他就不用我送了,說我自己走回來會害怕的。
大概這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帶來的魔力吧,沒有一個學生天生就是壞孩子,在他的心里,一定有個長長的故事等人去聽。很榮幸,我是這個聽故事的人。期待日后成為一個稱職的司機,把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盡可能多地送到他愛的媽媽身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