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山蒂
一
上世紀一個動亂的年代,西方大陸某一強大的工業國家,曾流傳著這樣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
傳聞該國一著名城市坊間存在著一家“特別的”餐廳。之所以稱之特別,并不是因為它的裝潢設計亦或是消費模式有何與眾不同,而是單純因為它特殊的食材!
上層名流社會習慣將這家口口相傳的店面稱之為——“兩腳羊”餐廳,這當然是翻譯成漢語一種美化后的叫法,至于它的原名……血淋淋,白花花,戾氣十足。
餐廳很有名,老板身份很神秘。他有能量在該國法律“尊重人權”范圍內,開辟出“生命另類延續”協定;更有門路獲取幾乎用之不竭的食材;最關鍵的是,他家的飯食的確風味獨特,往往能引得人流連忘返。
“兩腳羊”餐廳,明面上不那么叫,倒是個中規中矩的西洋名兒;但不熟悉的人,甚至熟悉的人,似乎都熱衷于它暗面的稱呼。說白了,一切為了世風。
餐廳服務人員很到位,像是軍人,保密又能干。幾名廚師很神秘,烹飪的全國聞名,卻甘愿帶著口罩隱于幕后。
它的成名,有人說用了一夜,也有人說是一年,總而言之,是在開啟現場“觀禮”模式之后,才為眾所知曉的。
何謂“觀禮”?其實就是,食客觀看虔誠的廚師祈禱過后拿著手術刀一般的廚具對案板上的物什進行庖解的過程。為了尊重與隱私,物什用布罩籠著頭。時間不長,刀工卓絕,不一會兒,紅白相間的肉塊就新鮮的上了臺面,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謂的“骨肉相連”拖泥帶水。
至于烹飪,則要到真正的廚房,大概也是為了增加配方與料理過程的神秘。
觀禮過程曾有慕名而來的醫師觀摩,事后還專門寫了個解剖著述,引為一段佳話,據說他論的就是“從廚師角度探討精湛的刀工對醫師的重要性”。
觀禮的規矩很多,諸如:
不得對室內的“待延續”生命有任何褻瀆之意;
不得踏進料理室只能透過觀禮室里的巨大玻璃窗觀看;
不得攜帶任何錄像工具,更不得隨意宣揚與觀看內容不符的信息。
當然,觀禮的門票很便宜,大概只是貴族子弟三天的生活費。而這個錢,也是用之有道——捐給醫療慈善機構或是幫助入境的難民重筑家園!據說是要為案板上的食材負責,因為這錢這樣花也就有了更高層次的延續意義。
餐廳是業內良心,只做放心肉,每一個型號的供應者雖然不留照片不給面容,但卻都有它的來源出處,若食客對肉質仍舊不放心,餐廳不反對查探它的生前病史,死因等等。
為了隱私,餐廳往往不會將供應者的隱私信息公諸于眾,更不允許食材帶出餐廳。但如果達成協定的,餐廳也熱衷于宣傳食材來源,好讓消費過的人獲得另一處精神歸所。總而言之,一切為了尊重,為了生命的延續!
有心者曾做過來源統計,調查顯示,雖然大多供應品來自境外文明程度較低甚至正在動亂的國家,但卻也不是空穴來風。相反,這些人家甚至知道自己已故親人的去處,美其名曰:醫療研究。
二
餐廳規模適中,分前后兩廳。前廳有點現代酒吧的節奏,不提供餐食;后廳則只提供餐食,并對別的一切明言禁止。這中間,白墻阻隔了兩個世界。
前廳裝飾風格原始,燈光昏暗,玩樂的人初臨往往會有一種進了印第安部落的感覺。這里有全國最烈的酒,也有最純的藥粉,更有最性感的女郎,無論你是為何而來,這里總能讓你感受到倆字——釋放。
若說前廳是匯聚魑魅魍魎的鬼界,后廳則是厭惡燥亂者的天堂,這里雖然裝飾依舊原始,但卻在暖色燈光的籠罩下,給人以心靈的靜謐之感,像是靈魂歸所,更像是野性誕生前嬰孩的微笑。若也用倆字概括,大概就是“回歸”了。
貴族子弟喬納斯是老主顧,他喜歡坐在靠近觀禮室的內廳,并極度厭惡每次進餐館后要途經的那段路,他覺得餐廳沒必要讓前廳存在著,因為這些偽野人有些做法簡直粗俗到了玷污這片凈土的程度!
他的習慣很有意思,總是熱衷于帶本書進店,據說是一本講述有關“生命意義”的書籍。然后坐在最靠近觀禮室的桌子旁,再點上最常吃的幾份菜,然后開始享受這原始卻又靜謐的就餐環境。
他記不清自己的肚子里延續了多少“生命”,但卻記住了最具有風味的幾道名菜。
“和骨爛”是他的必點,這道菜用他的話講就是,肉質細膩如食乳鴿,湯汁奶白入口滑舌。
另外諸如“不羨羊”“想肉烤”便是他的老三樣菜單,再配上個開胃栗子燒,淺酌幾杯葡萄酒,倒有幾分活似仙的感覺。
他守規矩,吃飯就時刻保持安靜的狀態,吃完飯即便有剩余也不打包帶走。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餐廳的貴賓卡,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他見證過餐廳工作人員與未亡捐遺者簽訂協議的場面。看到雙方用最平和的心態,最真摯的語言交流,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得以延續的方法,進而達成一致。他敢向上帝起誓,這絕對是人類史上最和諧最人性乃至最偉大的一次進步!
沒有欺騙,沒有所謂的“交易”,更沒有什么難以言說的殺害與痛苦。就這樣,安謐的,帶著尊重與理解,簽訂了協議。
他不在乎什么所謂的同類相食,也不承認自己心理變態扭曲。他厭惡所謂的“物競天擇”的生存之道,更把“社會意識”這種所謂的人類特征當成團垃圾!
他認為,雖然人的靈魂也許由不得自己,但卻絕對有權處置自己靈魂的載體!更堅信,食了人肉,能更透徹的領悟生命的意義與真諦!
喬納斯餐食講究的很,吃啥都要求個精細,偌大的盤子里放的食物往往很少,剩下的全是裝飾!他認為這是生活品質的一種體現,更是對食材的尊重!
“兩腳羊”餐廳得以在上流社會流傳,喬納斯真的建立了赫赫功勛,即便他也不知道餐館主人是誰……
像是喬納斯的這類人真的還有很多!來自整個西方大陸。單看飯點內廳的火爆程度就能管窺一二。
三
沒有競爭對手,又有良好口碑。最關鍵風味還確實獨特,甚至連帶著前廳都火的難以描述。
該國當時在貴族子弟圈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擁有“兩腳羊”餐廳的card誰才屬于真正的圈里人。即便這群所謂的圈里人大多都只是在前廳混出了點名堂。
口口相傳的威力很恐怖,據說最火的那幾月,幾乎每天都有供應者自帶“簡歷”引頸就戮。有的人單純的支持不求報酬,更有甚者,居然還想花錢被做。
即便這一切都只是私下里幾乎眾所周知的談資,但卻不會有哪些人,真的擺上臺面去說。
有能量的獵奇者亦或是有背景的報社也不知是被這餐廳的良心創意給打動,還是有什么高層人物喜歡上了這家餐館的飯食,居然統統隱了很久很久,諱莫如深。
國家很大,真正入境的難民卻不多,正如這家餐廳挺大,真正知道滋味的食客卻不多。
餐廳老板雖然神秘,做事卻高調的很。他慈善,也從不藏著掖著。絡繹不絕的觀禮者買的門票,獲得的資金,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捐給有關慈善部門以及難民署,還是張揚的捐,意圖讓這些組織幫助他散財。
神秘的老板被人稱為托馬斯先生,他在這個國家,真的可謂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即便只能存在于坊間傳說。
人們有見過他真身的,卻沒見過他的真容。他習慣帶著面具,并曾公開表示:當自己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做完這些有意義的事情后,自己也將成為供應者的一個編號,他不想出名,更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是為了永垂青史才做了這些事情!因此他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更不展示面容。
就是這樣偉大的圣人先生,卻還是在這個國家流傳出了“托馬斯”這樣違背他初衷的名字,雖然不辨真假。
托馬斯先生三年以內開了很多家分店,格局卻是沒變過,餐廳分兩廳,后有觀禮室。
他的貴賓卡是這個社會地位實力的一種象征。他的資產更是幫助了數之不清的難民重建了家園。
他火了好久好久……可是!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優秀的人當久了,往往就會阻礙他人,托馬斯先生也不例外。
終于有一天,餐廳的丑聞爆了出來,還是報紙的頭版頭條!
并不是因為餐廳料理人肉的做法弄得人神共憤,被有志人士公諸于眾;卻是因為記者編輯用最簡單的筆觸,揭露了這個年代,這個國家,最可笑的一個騙局!
所謂的“兩腳羊”餐廳,食材用的居然真是滿月大的乳羊,而那些所謂的協議、觀禮、醫師、家屬幾乎都是能量巨大的托馬斯先生尋找的托!
而這一切的一切,居然都只是為了一個商人的斂財,難以置信!
新聞的亮點是這家餐廳的配備。
一個可以出神入化的化妝師,一個水平奇高的解剖師,還有一個弄假成真的大廚師。這當然也是分店的標配!
若是留意,這一天的報紙還有一條新聞說的很有意思——政府難民遣返工作截至今日全部完成。
就在這“解憂”餐廳倒閉的正下方……